2020-12-176550
现代社会随着性观念的发展变迁,婚前同居或发生性关系早已司空见惯,有人说,如果现在男人还有处女情结就真的out了!
而事实上,现在有处女情节的男人仍不少。
比如我的一个来访者A,他和老婆本来很恩爱,还有个一岁半的宝宝,一家挺幸福。
但是,自从老婆亲口告诉他婚前不是处女后,他就瞬间觉得幸福全无。
之前A知道老婆婚前交往过男朋友,也试探过几次她处女的问题,她都斩钉截铁说过自己是处女。
听到石锤后,A的内心仿佛被一块重石辗压,难以接受老婆婚前不是处女的事实,喝醉酒的时候还会想象老婆过去和别的男人上床的画面,为此心痛不已。
后来,A还出轨了单位的实习生,被老婆发现后婚姻开始震荡不安。
处女情结作的梗足以影响感情稳定,更有甚者还可能诱发意想不到的惨案。
前几年“佳木斯恶魔夫妻奸杀少女案”中的白云江,就是因为处女情结,对老婆谭蓓蓓婚前不贞耿耿于怀,而谭蓓蓓为了补偿他,才在孕期诱骗少女胡伊萱供他奸杀。
处女对于男人到底意味着什么?可以让男人为此纠结不已?
曾奇峰老师说过,男人的处女情节,其实就是俄狄浦斯情节。
当我们看到男性潜意识层面的欲望和冲突,也许就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 01 ·
处女情结,潜意识中男权的厮杀
文明发展到现在,处女情结渐渐褪去了被道德禁忌吊打的色彩,但它早已渗入了人类集体无意识结构的底层,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情节。
对于男人,特别是没有过性体验的男孩,处女情节其实是潜意识中的男权象征,也是“神秘与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
弗洛伊德认为,几乎每个男孩都有俄狄浦斯情节,对母亲会发生一种特殊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所有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母亲的敌人,并想通过竞争取代父亲在母亲心中的地位。
但是因为道德伦理的压力,男孩往往又压抑了自己竞争母亲的欲望。这种想要独占又害怕的痛苦非常强烈,男孩的潜意识启动了某种防御来缓解这种冲突的痛苦。
男孩成长为男人的过程中,潜意识里竞争母亲的欲望并没有消除,到了适婚年龄也希望爱慕的女性可以像母亲那样圣洁,而且更想以抢占她处女之身的方式,展现自己与其他男性竞争取胜的权力。
知乎上有个问题:“为什么部分男人会有处女情节?”
有个回答说:“因为很多男人真的不甘心,自己坚持不乱上床,不变坏,就是为了找到那个心中最完美圣洁的女孩做老婆。然而,我把你当女神,你却轻易和别人上床,换哪个男人受得了这种打击?”
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其实很多男性潜意识层面都认为自己是权力至高无上的“皇帝”,“我自己变得那么优秀,就是要找个同等优秀的你。”“我即使不够优秀,也要找个足够纯洁的你以证明我仅存的那点自尊!”
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这本书中谈到,有些人之所以有处女情节,原因在于女人会被与她第一次发生性行为的男性深刻影响,并且对他产生不同寻常的依赖感。
奥地利精神病学家理查德•克拉夫特•埃宾说过,要使亲密关系维持一定的时间,保持一定程度的依赖是绝对必要的。
男人正是想通过征服处女,实现内心对女人完全占有的欲望,因为他们潜意识认为性可以让女人臣服于自己。
当女人把第一次交给男人,男人就会感觉这个女人将彻底臣服归属于自己,从此享受女人的依赖和亲密。而男性的权威,也就在亲密关系中得以彰显。
所以,很多男人为了一层处女膜,不惜拼尽全力厮杀于整个世界。
仿佛,他们占有了这层膜,就斩获了关系中的“王冠”。
· 02 ·
不征服处女,男权丧失的耻辱
女性权力研究学者冯媛老师曾指出:处女情结的历史根源在于父权制的家庭结构。
简单说,就是男性认为只有女性配偶是处女,才能肯定继承自己家庭财产和地位的是自己的后代。
占有处女,某种意义上涉及男性整个家庭的荣辱。
不征服处女,往往会触发男性内心男权丧失的耻辱。
比如,北大包丽事件中的牟林翰,知道女友包丽不是处女之后,就开始嫌弃她,并对她进行疯狂的精神控制。
在包丽自杀前,牟林翰就向她提出过拍裸照、先怀孕再流产、做绝育手术等粗暴要求。他还多次指责包丽失去“最美好的东西(处女之身)”,则意味“犯下错误”。
而和“犯下错误”女生谈恋爱的自己,则成了“可怜鬼”。
牟林翰把失去处女之身的包丽当作别人使用过的“二手货”,觉得自己更是捡到“二手货”的“接盘侠”。
据媒体报道称,牟林翰平时控制欲就很强,女友不是处女之身的事实对他潜意识的男权造成了伤害,他为此感到耻辱,才对包丽进行残暴的精神折磨,直至逼她走向绝境。
蒋方舟曾经接受专访时说过,男人如果有处女情节,真的很可怕!
从诸多现实案例也可以看到,男人有处女情结轻则耿耿于怀,重则疯狂变态。
在父权社会中,男性凌驾在女性之上,享受后者所没有的特权。而如今男性群体的特权之一,就是比女性有更多性自由。
男人的处女情结,其实潜意识是为了巩固性别秩序,让被压抑的女性心甘情愿地帮忙维持这种秩序。其核心思想就是“物化女性”,把女人当作男人的资源,物品,消费品,附属品。
这种性别的优越感一旦被非处女的事实打破,男人就容易诱发竞争权力与失败不可得的内心冲突,产生丧失主权的焦虑和耻辱感,甚至触发变态疯狂的行为。
处女,对于男性就是一次惊险、刺激的征途,他们不能凯旋而归,就意味着自己失败成“寇”,而又有哪个男人能承受自己成“寇”的耻辱?
女人的一层膜对于男人又岂止象征纯洁神圣?
它更像是男性为权力厮杀成功后的“战利品”。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男人为此执迷不悟。
· 03 ·
整合内心的冲突,救赎自我
一个心理发展更整合的男人,其实不会过多纠结于配偶是不是“处女”,他们也不需要通过占有处女来证明自己的权威和强大。
但是人格发展不够独立,内心有破碎感的男人,就容易陷入“这个女人是不是和我母亲一样纯洁?”、“她是不是被我父亲或其他男人占有过的?”心理困境。
当这些“是或者不是”的纠结成为一个人的主旋律,他的内心会非常难受,心理和现实的冲突也会源源不断。
或许只有整合好内心的冲突,才能从困境中救赎自我。
(1)、放下理想自我
心理学家Edward Tory Higgins认为,冲突和混乱产生于一个人内在不同自我之间的拉扯与对抗。比如,“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落差越大,内心的冲突就越大。
男人的理想自我往往是威武,权力至高无上的“王”,有能力征服最圣洁的处女。
可是,现实自我一旦没有征服处女,就受到严重的打击,并且与理想自我产生剧烈冲突,导致内心的纠结不安。
过于理想的自我设置,就会与现实自我的过于疏远,现实自我也越容易消蚀自己鲜活的情感,冲突且想逃避。不要把理想自我设定过于完美强大,现实自我也不至于受挫掉入自我怀疑的深渊。
(2)、注入灵活性
武志红老师说过,每个孤独的生命都是一条全能自恋的龙,我们都期望控制身边的一切,但这只是错误的幻想。
这种错误的幻想来自于自身人格不成熟和缺乏灵活性。
缺乏灵活性的人,会紧紧将自己框定在乏味、固化的意念中,比如执意地认为没有占有处女的人生就很失败。
这种固化的意念,促使自己做出更为固化的选项,比如嫌弃指责伴侣等等,导致内心冲突不止。
给内心注入更多的灵活性,不期望控制所有,对已经发生的事实全然接纳,反而会让内心得以安顿。
(3)、寻找内心的独立性
整合内心的冲突,最好从改变人格中那些造成冲突的状态入手,觉察自己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去探索自己的思想信念,以及和他人的关系。
接纳当下自己所有的情绪和状态,不过度期待别人的肯定,也不过度放任自己的自由。尽量达到情感觉醒的状态,既有能力表现,又能主动控制。
想要让自己的内心获得更多自由和平衡,以及更强大的力量,就得学着主动、勇敢地去面对和体验冲突,尽管过程有些痛苦,但这是抵达心灵成长的必要路径。
比如,当发现妻子不是处女的时候,试着觉察自己内心的痛苦来自哪里?如果觉得妻子不是处女就是背叛自己导致了痛苦,那就问问自己她不是处女真的意味着背叛自己了吗?她失去处女之身只是她的过去,她现在假如没有出轨,又怎能谈得上是背叛?
当自己学会辩证地独立思考这些问题,看待老婆不是处女这个事实就会更客观和理性。
当内心寻找到了自身的独立性,也就能从“处女情节”的冲突中释放自己,通往内心世界更加整合发展的新自我。
-End-
作者:奥黛卡,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硕士,高级婚姻情感咨询师。我有好看的皮囊,也有调皮的灵魂,梦想给善良的人投下一束光。公众号:奥黛卡。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