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33415
家庭“宫斗”现场
家里有多个孩子,每天的日常是怎样的?
看网友吐槽家里几个孩子鸡飞狗跳的生活,可太好玩了:
老大把老三揍了一顿,老二跟父母偷偷打小报告,还会看父母脸色选择帮哪一方说好话。 兄妹俩抢夺一个炒菜锅玩具,摁住上面的播放键不放,炒菜锅一遍遍响起“炒菜的油啊,滋溜滋溜地冒......”真·火上浇油。 性格文静的女儿有了弟弟之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每天干点调皮捣蛋的事,“栽赃”给弟弟。
中心人、透明人和叛逆人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有个奇妙的本事,他能通过眼前人的行为举止、沟通方式,判断出这个人在家庭里排行老几,并且基本上能做到百发百中,屡试不爽。
他有种“家庭星座排列”的概念,基本思路就是:
多子女家庭常常存在“星座”的情况:先入为主的长子、“夹心层”老二、受宠作妖的幼子……都承担着不同的家庭任务和功能;
这种自然的排列会形成孩子长大后的性格特点,可以由此倒推出他在家庭中的排行。
原来我们总调侃的“老大傻,老二精,老三又滑又神经”,虽然有些夸张,但在普遍意义上来说,都有依据,下面我们就来逐个揭秘。
唯我独大,有责任感的“中心人”老大:
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老大受到父母最多的关注,也承载了父母最多的期望。
为了达到父母的期望,做出表率,老大内心的焦虑感通常会比弟弟妹妹们重,对自己要求严格,希望自己什么事都能做得最好,这样才显得自己重要,赢得长辈的欢心。
所以老大通常的性格画像是:
负责任、完美主义、挑剔、好胜、独立、循规蹈矩、保守稳妥、希望一切都在自己掌控之中……
比如《都挺好》中的大哥苏明哲,就经常以一家之长自居,把自己放在一个“长兄如父”的高度上。
“我是大哥,我是苏家长子,妈不在了,我有义务让苏家完整”“你们就是这么对爸的吗?我对你们太失望了”是他的口头禅。
对于作到极致、跟孩子撒娇耍赖的老爸苏大强,他也是极尽包容,像哄孩子一样哄老爸,只为让他高兴。
有能力办的事要办,没能力办的事,硬着头皮也要办,“贪大求全、好大喜功”的大哥苏明哲,完美符合阿德勒的个体心理模型。
这像不像你遇到过的那些“老大”们?
而且有调查发现:婚姻中,如果夫妻双方都是各自原生家庭中的老大,组成新的家庭后,就会有争夺控制权的现象。
还有一种比较极端但是很有趣的现象:
如果一个人,他的祖辈、他的父亲还有他本人,都是老大,这种“三代老大”的人责任感和控制欲都会特别强。
好的一方面是,他们在工作生活当中都会有勤勤恳恳的奉献精神;不好的一面是,会有完美主义倾向,对人对事都会苛求,自己也会呈现出工作狂的特点。
对于辛苦操心的老大来讲,一方面他们的优秀值得肯定;另一方面,他们为人处事都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就是要克服自己的控制欲,以及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
“夹心层”老二,不受重视的小透明:
排行中间的孩子,既没有老大的“特权”,也没得到老幺享有的宠爱,所以难免需要小心翼翼左右逢源。
《请回答1988》中的德善,就是一个被夹在中间的孩子,纵然父母不是有意偏心,但无意间的忽视也伤害了她。
上有学霸姐姐,下有呆萌弟弟,家里三个孩子只有两个鸡蛋,那一定是没她的份儿;从来没单独庆祝过自己的生日,都是被安排和姐姐的生日一起过……
其他人看来无关紧要的事,都是造成“夹心层”缺爱、敏感、自卑的根源。
忍无可忍的德善把她内心的话都呼喊出来以示反抗,可更多的老二过早地学会了察言观色,当个懂事的孩子,试图用不让大人操心来换得父母的认可。
小S就曾袒露,自己家夹在中间的二女儿是最懂事的,会谦让姐姐,还会照顾妹妹,然后讨妈妈的欢心。
小S经常会使唤二女儿:每天晚上都会让她去倒两瓶水放在床头,并且温度要控制得刚刚好。孩子每次都会乖乖去做,做得也很好。
她总是急着表达爱,也渴望得到家人的爱。
可是乖巧懂事的老二,真的甘心当一个“透明人”吗?
不,他们的内心其实充满了委屈,只是在用对别人的理解、照顾来换取尊重和存在感。
所以家中排行中间的孩子,都会比较善良敏感,富有同理心,能够敏锐察觉周遭人的情绪,在人际关系中更显得左右逢源,也能快速地权衡利弊,做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说“老二精”的原因。
多看看家中那个很懂事会看脸色的孩子吧,他们的每一次妥协,背后都是安全感的缺失,如果没有及时得到爱的回馈,可能会让他们形成自卑、讨好的性格哦!
最受宠的老幺,叛逆且富有创新精神:
家里最小的孩子,一方面不用承担老大那么多责任,自己本身的个性得到了释放和发展的空间;一方面,老幺出生时,父母要强奋斗的时候已过了,对老幺没有过高的期求,只希望他健康快乐就好。
这可能会形成两种结果:
一种是像《请回答1988》中德善的小弟弟一样,因为从小得到了太多保护,连打架都是二姐帮忙,所以处处想得到别人的照顾,性格中会表现出怯懦、退缩、不招惹是非的一面。
被过度保护,还会产生不少心理问题:比如自己的愿望和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认为生活不公平,躲进无助者、受害者的角色,难以自我负责。
另一种是像《都挺好》中的小妹苏明玉那样,为了证明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变成“赶超者”,认定自己必须赶上并超越所有前面的人,才能显示自己的价值。
长大成人后,他们会成为那种非常卓越但仍在企图证明自己的人,任何机遇都会牢牢抓住,该是自己的绝不谦让,敢叛逆、敢创新,虽然成功,却活得很累。
藏在出生顺序背后的秘密
我们最终发现,真正影响孩子性格的,其实不是出生顺序本身,而是父母为每个孩子提供的不同成长环境,对每个孩子不同的期待和教养方式。
前段时间,华为“二公主”姚安娜(华为总裁任正非幼女)宣布在娱乐圈出道,资源拿到手软,又是拍广告又是发新歌,好不热闹。
而与此同时,姚安娜的大姐孟晚舟还在异国他乡代替父亲被监视,甚至一度收到死亡威胁。
同是华为的千金,境遇为何如此不同?
这并非作为父亲的任正非有意偏心,而是两姐妹成长的环境和经历其实天差地别。
孟晚舟小的时候,华为还没有做大做强,她经历过堪称贫困艰难的童年,进入华为后也是从打印文件做起,一路靠实力晋升到现在的位置。
她的家庭地位是:良好表率,承担起家中长女的责任。
不需要一碗水端平,
而是要碗里一直有“水”
德瑞姆心理恭祝大家
新春快乐,牛年大吉!
上一篇: 李玟患抑郁症离世,愿天堂没有抑郁
下一篇: 幸福婚姻必发生在两次婚姻上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