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您对心理学的理解是怎样的?
答:很多从未接触过心理学的人,会把心理学“魔幻化”,觉得它是可以让你一眼识破人心的玄学。我在没有接触心理学之前,也曾想当然地认为,这是教我辨识人群、理解人心的学问。深入学习之后,才发现根本不是那回事。这是一门非常科学、体系化的学科,要学习各种理论、实验和研究,它是一门专注于人的学科,涉及到人的觉察、认知、人格、情绪、行为等许多领域。
2、是哪一个契机让您关注到了心理学?又是什么让您决定真正去学习心理学?
答:自救!
说到关注心理学的过程,不得不说说我自己,个性比较好强、坚毅,不喜欢哭泣更不喜欢倾诉。从12岁开始一个人在外求学,每年在父母身边的日子屈指可数,独自单枪匹马熬到现在,任何人都不是我的靠山。可是,谁都没有金刚不败之身,每一个看起来从容淡定的人,都是经历过翻江倒海与涅槃重生的内心戏的。2020年年初,我遇到了一件使自己非常痛苦的事,同时因为疫情原因,我被隔离在住所两个月,那时小区整栋楼只有我一个人居住。创伤性的事件、孤独的环境、疫情的氛围、工作的压力让我多年积压的负面情绪爆发。那段时间,状态非常差,失眠、莫名的悲伤、食不知味,对一切失去了兴趣与希望,被医院诊断为重度抑郁症和中度焦虑症。我深知自己需要内省与自救,要自先圆满,而后爱人。那个周期,我努力地寻找着自救的方式。无意间翻看朋友圈时,发现一条‘心理学三证班’招生的动态,向朋友详细了解后,出于自救,我决定报名,于是便走上心理学研习之路。后来回忆起这段经历,感叹这也许是天意。在我状态最差的时候,发现了这条“路”。也是,冥冥之中的指引,让我与心理学结缘。
3、为什么在众多课程中,您选择了目前就读的法国布雷斯特商学院的研究生项目?
答:首先,我明确自己想学心理学专业就需要学习,以后也想从事相关工作,从而更加需要增加知识底蕴;其次,目前的课程学习方式灵活,适合我这样工作很忙,又想提升且需要兼顾工作的现状;还有,我也想通过学习再次提升学历,为40岁以后的生涯做好准备。
4、对您而言,在这样一次跨行进入心理学领域的选择中,您遇到了哪些困难?
您是如何克服解决这些困难的?同时带给您最深的感受和收获又是怎样的?
答:一方面,是时间安排上的困难。我工作很忙,自己又是一些项目的负责人,一边学习,一边工作,难免分身乏术。另一方面,课程均为线上形式,对于诸多理论知识一知半解时无人可询,只能靠自己理解与查阅资料。
对于时间安排上的困难,我花了较长时间,把所有课程内容按照每2个小时一节课的方式整理成《课程表》,并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天必须坚持学习2个小时,如果没有完成便对自己设置惩罚。对于知识理解的困难,共同学习的同伴给了我很大帮助。我们每周进行同辈督导,一起交流每个遇到的个案,一起探究。在此期间感受到同伴带给我的力量和成长,自己不再孤独。
回顾这些年,感谢心理学让我明白“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也教会了我遇到任何人任何事都要设身处地的共情,更要不断将正面的能量反哺至人。生活是不可控的,无形的力量会带走我们很多不想被带走的东西,但却无法夺取我们选择如何应对处境中的情绪与行动的权利。成年的我们,所有问题都应该不是问题,永远要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更要在未来的每一刻,秉持信仰,不断修行,真正地做到顺境不耀,逆境不怂,绝境不慌,以最大的平静,去爱我们不确定的生活…..
5、在学习心理学后对您产生了什么有益的影响吗?或者让您的生活发生了什么改变(生活、职业、人际关系、性格等等)?
答:我的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可以说是“阅人无数”。但之前面对一个人,更多的是从企业人才画像的维度上去评估。学习心理学后,我能更完整地去看待一个人,从认知、情绪等一连串的维度,来理解一个人的状态,人是丰富的、动态的。
在人生或职业的各种事务中,性格的作用比智力大得多,头脑的作用不如情绪,天资的作用不如由判断力所节制的自制,耐心和规律的能力。我们都不必为了无法掌控的事情而焦虑,应该让它随着自己的本意慢慢发展…..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会平复自我焦虑的心情,我经常会在睡不着的时候反思那些我走过的路,我做过的决定,如果可以重来的话,我会不会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也在某一瞬间觉得走错了很多路,包括学习、工作、甚至爱情,但他们成为了人生宝贵的经历,为我以后走的每一步,都能够坦荡和坚定奠定了基础。也许,真正的成长不是焦虑的自我怀疑,而是平静的自我接纳,不是被自己的不满驱赶着,而是被生活的美好吸引着。打磨自己的过程很疼,但我相信最终我们能塑造更好的自己。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你要忍,忍到春暖花开,你要走,走到灯火通明,你要看过世界的辽阔,再评判好与坏,你要牟足劲变好,努力变成想象中的样子,变好这件事,一步都不能让”!
6、在德瑞姆研究生院的众多活动板块中,哪些内容或者项目是比较吸引您的?您希望未来还可以有哪些方面的活动版块?
答:线下活动最吸引我。线上课虽然灵活方便,但缺少互动和反馈。虽然生活在一线城市,城市很大,圈子却很小,每天在自己的两点一线间单调地生活。线下活动,可以让不同的人更好地联结,融入一个新的圈子,也会更有集体感和归属感。我最期望的是未来学校可以在北京有更多的线下活动。
7、能否分享一下,到目前为止,您个人认为在生活或者工作上的小小成就?答:我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学习。这些年,几乎把我所有的积蓄都用来学习。从财务转行人力时,我除了工作就是学习,学习心理学也是如此,即使倾囊,也不能停止学习这条路。同时,我还是以前的我,初心从未改变,只是更加圆融与从容了,不再锋芒毕露,也更懂得通过行为践行着“念人恩,稳情绪,修己心”的这场人生修行。
8、在未来,您计划怎样把心理学与您的工作生活相结合?答:都说命运有三个转折点,原生家庭、夫妻情侣、觉醒的自己。若没有优越的家庭,如意的伴侣,就一定要唤醒那个强大的自己,重新洗牌。未来会选择自己创业,专注于职场女性的成长,用心理学的前沿方法,帮助职场女性成为更好的自己。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太高了,既要你独立,还要你兼顾家庭。而女性本身就是细腻敏感的群体,在社会压力下很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我自己也是女性,也在职场摸爬滚打多年,深知职业女性的不易,所以更想用自己所能提供帮助这个群体。
9、一路成长,您秉承的座右铭是什么?
答:笃学尚行,止于至善。
而“笃学”是基础,是前提。“尚行”是关键,是途径。“止于至善”是目的,是我追求的最高境界。善念发心、行善助人,学成之后,要把所学流动出去,自利利人。“笃学尚行、止于至善”更是为学之道,为事之道与为人之道的有机结合。
10、今年是德瑞姆20周年,可否请您对20岁的德瑞姆说一句祝福的话?
答:20年,已是一个人人生的四分之一了,也是德瑞姆的一个段落。这份事业的意义不光是商业的存在,更深层次的是帮助了非常多的人健全了人格,完善且完美了人生。
希望德瑞姆未来不仅仅是上海的德瑞姆,更是中国、世界的德瑞姆。更相信德瑞姆的未来,就像我们每个人的未来一样,不断地向上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