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许幻山为什么拒绝不了林有有?自尊不稳定的人,都对这件事很敏感




最近大家都在追热播剧《三十而已》吧?

 

里面许幻山和林有有的剧情,真让人气得捶胸口。

 

糟糠之妻日夜的付出和陪伴,还抵不过小三的几句甜言蜜语。



剧中许幻山是烟花设计师,在老婆顾佳的帮助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日子也越过越好。
 
在他们公司经营面临危机的时候,顾佳拉来了一笔大订单,解决了燃眉之急。
 
但许幻山却觉得别人连他的作品都没看过,有点不尊重他。 
 

这时候,林有有的出现,以及她表现出对许幻山才能的各种崇拜,逐渐打开了许幻山的心防。

 

有人说,许幻山需要被追捧被夸奖,这是大男子主义。

 

其实不全然。在自认为有成就,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夸奖时,许幻山会感到失落,这其实体现了一个核心的特质——自尊。

 

说到自尊,我们常听到的就是“自尊心太强”。

 

其实自尊心太强但又比较脆弱的人,通常会把自己看得太高。他们接受不了批评、冷落、和被忽略,需要被人仰望,渴望听到更多的对自己的夸奖。 

 

在我们身边,你也会发现有一些特别需要被夸奖,或者是经受不起批评的人,其实,这都与自尊的水平有关。

 

自尊过低的人,容易自我攻击;

自尊过高的人,容易自我膨胀;

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接纳自己。



 · 01 · 

自尊的类型


在生活中,自尊是个很常见的概念。

 

《乘风破浪的姐姐》里,有次姐姐们在吃饭时聊到:如果被淘汰了,还会回来参加复活赛吗?

 

御姐气质的万茜、张雨绮和宁静纷纷霸气地表示,不会再回来了。

 

别的小姐姐问,为什么不想再回来,张雨绮说,她觉得丢人。


 
这种觉得自己“丢人”的情况,其实指的就是比赛输了,自尊心会受挫。
 
有些人在不被外界认可时,会倾向于感到抱歉,自我怀疑;
 
而张雨绮倾向于认同自己——“如果被淘汰了,说明我不适合成团,适合独舞。”
 
 
这体现了张雨绮是个自尊心稳定的人,被评委打低分,或者输了比赛,都不会打击到她的自尊心。
 
通常按自尊水平的高低和自尊的稳定性,把自尊的表现划分成4个类型:
 
稳定的高自尊、不稳定的高自尊;
稳定的低自尊、不稳定的低自尊。
 
高自尊的人,更倾向于认为自己可以成功。
低自尊的人,更着重于避免失败。
 
因此低自尊的人会更害怕社会舆论的评判,“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常常是他们的处事原则。
 
拥有稳定的高自尊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毫无缺点。
 
像张雨绮就属于稳定的高自尊,她每时每刻都相信自己是优秀的;
 

面对批评,她也是大大咧咧,甚至听不懂别人的“话外之音”。

 

当时的初舞台表演,张雨绮整体分数比较低,拿到X牌,但她认为自己很优秀。

 

过后她又对着评委说:“下次还是要多批评哈。”

 

这时网友来了一句神弹幕:

 

批评了你也听不懂啊。

 

拥有不稳定的高自尊的人,他们会期待从别人口中听到更多的对自己的赞美,有时候,他们也会强调自己的成功来自我吹嘘。

 

但同时,他们会对批评或失败做出激烈反应,把反对自己的声音当成是威胁,或者是贬低那些批评自己的声音。

 

比如伊能静,面对采访时,她会细数过往的荣耀,但是在赵兆老师说她表演的歌声与队友不协调时,她立刻崩溃大哭。



低自尊且不稳定的人,自尊水平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果收到负面评价,他们会十分忐忑,惴惴不安。

 

如果取得成功,收到正面评价,他们的自尊会阶段性提升,但一般不能维持,等到新的困难出现时,自尊又会下降。

 

比如吴昕,在一些场合里,她是不怎么出声的小透明,但在另一些舞台上,她又可以很耀眼。

 

自尊水平低且稳定的人,他们习惯于把自己放在相对较低的位置,也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看法。

 

如果收到负面评价,他们会认为实际上的自己比别人评价的还要差。

 

就算获得称赞,受到情绪上的鼓舞,他们也很难调动行为上的积极性。

 

就像身边有些悲观的人,在进行任何事情时,都会会幻想一些糟糕的后果,认为“我的世界随时都要崩坍”。

 

但也不是说,高自尊的人就一定比低自尊的优秀。

 

低自尊的人,可能会因为不敢尝试而错失机会;

 

高自尊的人,也可能会因为过于自大,而被别人讨厌。

 

拥有恰如其分的自尊,才能够准确地评价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 02 · 

自尊的构成






你的自尊在什么水平呢?

 

在了解自己的自尊水平之前,你不妨先问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你能够无条件地爱自己吗? 


你能充分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吗? 


在遇到挑战时,你认为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吗?


这三个问题,其实分别代表了构成自尊的三大支柱——自爱、自我观和自信。


自爱

 

首先,自爱是自尊最重要的成分。

 

自尊意味着要自我评价,自我批判。

 

而自爱则代表无条件地爱自己。

 

当一个人能够自爱时,他的内心深处就会有这样一种信念:

 

无论表现好坏,自己都是值得被爱的。

 

这种无条件的自爱,能让我们在受到挫折和打击时,自我价值感不至于分崩离析。



《爱的艺术》的作者弗洛姆认为:

 

自爱是对自己生命、幸福、成长和自由的肯定,它根植于个体爱的能力。

 

不自爱的人,也很难相信有人会真正爱他。

 

所以他们在关系里也容易表现出一种低自尊的状态。

 

比如我朋友小叶,她会认为追求者,只会喜欢她年轻的样子,或者贪图她有生育优势,一旦她年老色衰,就不再有人爱她;

 

另一个朋友小欣,虽然她和暗恋许久的“男神”在一起了,但她总是觉得自己不是对方想要的那个人,在感情里也一直是迎合讨好的姿态。

 

不够自爱的人,在关系里也容易被PUA。

 

因为他们会对自己有更多的否定,会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也会更容易去迎合他人的标准。




自我观
 
自我观是指我们看待自己的目光,包括对自己优缺点的评估。
 
这种评估常常会带有主观性,所以有时也会出现评估与现实不符的情况。
 
就像有些人在大众审美里明明长得很好看,但却总觉自己丑。
 
明星佟丽娅和迪丽热巴都曾公开说过觉得自己丑。

  

有些人明明已经有很高成就,但暗地里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比如,我堂哥在十年前创业成功了。

 

但他认为自己的成功仅仅是因为运气好,赶上了时代的顺风车。

 

如果接下来市场有新的变动,他立刻就会被打回原形。

 

他不愿意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他对自己的判断力和管理能力都视而不见。

 

这种消极的自我认知,让他的精神倍感煎熬,也让他在面对工作时,有许多压力。

 

而那些积极的自我评价的人,往往不会有这些内心消耗。因为积极的自我评价,能给人力量感。


自信




自尊的第三个成分是自信
 
自信,是认为自已有在重要的场合采取恰当行动的能力。
 
之前的吴昕,就常常呆在“不自信”的漩涡里。
 
尽管很多粉丝都觉得吴昕已经和“快乐家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吴昕在访谈里提到,以前的她觉得自己的位置谁都能做,每天都担心自己随时会被替换掉。


自爱、自我观和自信这三者,构成了自尊的平衡。

 

缺乏其中一种,都可能让自尊瓦解。

 

但自尊水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维持和提升的。

 

比如吴昕,在经历过跨年节目被毙的打击以后,她感受到了危机感。

 

她开始做各种尝试,比如进入时尚圈,试着演戏等等,扩展她在其他领域的影响力。

 

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帮我们调整自尊。



 




 · 03 · 

自尊可以被滋养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


“在感情生活,不被爱的时候自尊降低,被爱的时候自尊提升。”

 

这侧面说明了,自尊不仅是动态变化的,也是需要滋养的。

 

有两大需求对于我们的自尊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感觉自己被人爱(被欣赏、同情、受欢迎、被人渴望等);

第二,感觉自己有能力(表现好、有天赋、能干等)。




无论在什么领域,我们都期待这两重需求的满足。
 
在工作上,我们不仅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得到认可,还希望可以被同事接纳和喜爱;
 
在情感上,我们不仅渴望拥有伴侣的爱,还渴望得到伴侣的尊重和欣赏。
 
自尊不是一次塑造的,它是我们人格当中不断变化的一部分。被肯定、被欣赏,都能让我们的自尊获得滋养。
 
于是书中还从“自己”,“行动”,“他人”这三个方面,提到调整自尊的9大要点:
 
15.webp.jpg
 



1.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缺点,对自己的感受坦诚

 

“认识你自己”,是关于自尊的首要要求。

 

只有了解自己,才能做到尊重自己。

 

当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后,也要学会接受自己的不足,毕竟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也会有不熟悉的领域。

 

然后,对自己的感受诚实,不要自欺欺人。

 

对自己诚实主要有两点,

 

一是承认自己想要改变,比如单身想有人陪,很想变有钱;

 

二是承认自己的情绪,比如不开心,嫉妒,小气等。

 

2.用行动改变现状

 

不管你想尝试什么,只停留在现象层面是没有用处的,只有才能行动才有可能改变现状。

 

行动最大的好处,就是不让自己沉浸在情绪里。

 

在行动的同时,也注意不要自我攻击

 

自我攻击时,你会产生担忧,打消尝试的念头;

或者为了追求无意义的完美,而止步不前;

又或者是觉得自己很差劲。

 

这种想法都会大大降低你的自尊。所以当意识到自己正在自我攻击时,要学会及时喊停。

 

在行动开始后,也要了解不是每次行动,都会收获成功。但我们可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积累经验。



3.他人的批评不会对你造成伤害,他人的肯定能够给你带来支持

 

首先,要学会自我肯定,要知道自己是个有力量、有分量的人。

 

所以我们能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望、感受,同时又能尊重别人,与别人换位思考。

 

即使我们并不同意对方的观点,但换位思考后,我们也能理解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并且不容易被他人的评价伤害。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依靠团体的支持,融入团体里,会获得被需要和被支持的感觉。

 

比如被同事夸赞,被朋友陪伴,这些社会性的认可都能帮助我们提高自尊。



 · 写在最后 · 


关于自尊,我想起网文作者王超之前在知乎上分享过的一件事:

 

他的妈妈是街上扫地的环卫工,他跟同学溜达时,刚好碰到他妈妈在干活。

 

可他妈妈一看到他就立马躲起来。

 

他追上去问为什么,妈妈回答说害怕他同学以后不跟他做朋友了。

 

当时他对妈妈说:如果是这样的同学,那要他们做朋友干什么?

 

许多自尊偏高或是偏低的人,都会害怕别人看不清自己,而不敢“露怯”。

 

所以他的妈妈会因为自己的职业而感到自卑羞耻。

 

但他却可以坦然地接纳这个事情,也不会因此感到困扰。

 

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尊重自己”这个行为。

 

自尊是我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基本需要,里面包含了“尊重自己”和“被他人尊重”的需要。

 

这种“不卑不亢”的状态,需要我们正确地看待自己,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妄自尊大,不会主动去伤害别人,也不会轻易被人伤害。



清楚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的能量,我们才可以更好地为人生做出规划。




- END -

*作者:芥末酱 ,来源:看见心理(ID:kanjianxinli1),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

姓名
电话
所选校区
省市
所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