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昨夜,你的梦工厂出了什么大片?

“快跑!”

 

我在心里呐喊,后面不到50米的地方,一个蒙面大汉驾驶着摩托车,飞快 向我追来。

 

“加速!”

 

我的运动鞋,在与高速公路的快速摩擦中都快起火了。忽然,它换成了一副喷气式滑轮,使我和摩托车拉开一段距离。

 

画面转换了——我到了一座大桥,而我已然坐在了一辆车里,正仓皇地把握者方向盘,我惊讶地发现有子弹从眼前掠过,却没有发出一丝声音。我只好不断打方向盘躲避子弹攻击。忽然,车撞上护栏、冲出了大桥、坠入海中。

可我还没有感到被海水淹没的感觉就进入了下一个场景,荒谬的是,我居然开着同一辆车,车窗上有几个弹孔。

 

我怎么又回来了?

 

可是这次不同的是,我头顶有一架直升飞机,螺旋桨不停地打转,像是死神胸前倒挂的钟表,标志着生命的流逝。我眯起眼睛往天上一看,就知道这飞机是冲我来的——一个似曾相识的蒙面大汉打开直升机的舱门,端起了手里的枪,在晃晃悠悠的情况下,他的枪依旧瞄准了我的胸膛......

 

我就在这时被吓醒的。然后我松了一口气,开心地对自己说:还好还好,我还活着。

 

晓莓同学投入地向我描述着她中考前连续三天晚上做的三个惊心动魄的梦,深觉不可思议地发问:梦究竟是什么?


梦,与人类的睡眠如影相随。而对梦的研究,几乎就和人类探究自我的历史一样长。


有人说,梦是扫除白天无用的记忆、事件之间联结的“清洁工”。有人说,梦是大脑长期记忆的激活。


神经分析学家卡尔·荣格认为,梦的作用是多样的,可以表达恐惧或者心愿,可以反映当事者的心理状况。他认为梦有时候可以预知未来、给人提供灵感、警告当事者,而这些都属于“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的范畴——也被称作“心灵学”,这是一种研究诸如濒死体验、轮回、灵魂出窍、心灵感应、意念、预言等超自然现象等的学科。

 

当代对梦境的实验性研究最著名的莫过于1957年的眼动实验。


美国科学家William Dement and Nathaniel Kleitman 邀请9位被试者(7男2女)在白天不喝酒不喝茶的情况下来实验室睡觉,观察到他们眼珠快速移动的时候把他们唤醒,请他们描述自己刚才做的梦。


他们把被试者对梦的描述记录下来,还观察了不同梦和不同眼动方式的关系(水平动眼、垂直动眼、或者两种都有)。


通过一系列观察研究,他们发现:

 

1)快速眼动睡眠(RapidEyeMovement)是入睡之后的第一个时期。快速眼动时期一般持续3~50分钟左右,平均下来大约20分钟。在快速眼动时期,眼睛不是持续不停转动的,而是隔一段时间就迅速转动1~2秒。一个被试者可能一晚上会转眼50到100次之多。

 

2)在快速眼动时期,被试者能记住自己梦的频率非常高(如图所示,REM睡眠期间记住梦的频率明显高于遗忘梦)。


3.webp.jpg


而在快速眼动时期结束后的八分钟,在经历非快速眼动时期的时候,17个被唤醒的被试者只记住了5个梦。(如图所示的DN)

4.webp.jpg



3)快速眼动睡眠REM的长度和人们描述梦的文字数量成正相关,也就是说,REM持续时间越长,一个梦就越长。

 

4)转眼的方向和梦境的内容有关——例如,梦到投掷西红柿这样在现实中是通过水平运动实现的场景,眼睛也会在水平方向转动;而在眼睛垂直转动的时候,被试者会梦见爬梯子。当然,也存在眼睛不动、紧盯某物的现象,但在实验中出现得比较少。


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简称REMSleep)说因此认为,梦是睡眠中大脑活动导致的不同声、光、影图像的结合。



5.webp.jpg

(图片来自谷歌图片)


(如图所示,入睡一个小时后出现REM 睡眠,之后会进入NREM睡眠

NREM与REM是交替出现的,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一个人每晚通常会经历4~5个睡眠周期,每个周期90~110分钟。)

 

这一系列实验过后的初心不仅在于探索人类做梦的奥秘,还旨在发现梦境和人心理疾病的关系。


回到晓莓述说的梦境,我对她分享了佛洛依德一句话——“梦是通往无意识的大道。” ——梦真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一位深藏不露的编剧、导演和剪辑高手,把我们醒着时的经历或意识经过过滤、删改、重组之后,凑在一起像是给我们混剪了一部部微电影。

 

晓莓意犹未尽,又说:刚才我的梦里,有好几个疑点,如何去解释呢?

 

Q1:每一次在梦里,我都不知道自己在做梦,且不能控制自己。这是为何?

 

A1: 撇开佛洛依德的推测不谈,单神经科学角度说,我们在做梦的时候,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受到抑制。那是管理逻辑和理性的区域,在睡眠中这块区域被抑制,阻碍我们去理性地判断梦中一切的真实性。

 

Q2:我在第一梦里狂奔,可现实里还在床上。明明我在梦里做了某个动作,现实里没有做,那是怎么回事?

 

A2:那是因为负责实施某个动作的初级运动皮层,和在梦里帮助我们感知到某个动作的区域(比如大脑的枕叶和颞叶)是分开的。所以我们即使在梦里觉得自己做了某个动作,我们实际上是不会act out(实施)的。

 

Q3: 那么,如何解释那个梦呢?

 

A3: 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见被摩托追、被汽车追、和被直升机追很有可能是内心过度焦虑的体现。但个人的主观经验显然是有限的,也许还有除了焦虑以外的原因也未可知。



尽管对梦的研究与发现遍地开花、很多时候观点太多无法统一,但目前科学家研究出来的诸多结果里,还是达成了许多共识的。他们发现——

 

1)每个人每晚都会做梦。


2)每个人平均每晚做2小时的梦,但95%都会被忘记。之所以被忘记是因为一般最生动的、也最容易被记住的梦发生在REM睡眠期间,REM一旦结束进入Non-REM(非快速眼动睡眠)的话,记忆就会被抹去。


3)我们梦见的东西有2/3会以图片形式出现在脑海里,那些和声音、气味、触觉有关场景都是少数。——兴许这就可以解释,我在梦里看到子弹,却听不到子弹掠过时发出的声音吧!


4)我们可以学会控制自己的梦境(也就是做“清醒梦”,关于怎么训练自己做清醒梦、如何像游戏开挂一样、在梦里用魔法的双手掌控自己的梦这种事,后期推文里我会详解)


5)从出生就看不见的人在梦里也看不见,梦里不会出现视觉信息(扎心了!)

......

 

对梦境的探索之旅道阻且长,但可以看出古往今来的科学家们的执着精神让他们一步一个脚印。


读完这篇文章,你是否对自己的梦有了更好的了解呢?笔者对于今晚的梦的大片早已迫不及待啦!


-End-

 

学术论文参考:

Amir Muzur, Edward F. Pace-Schott and J. Allan Hobson. The prefrontal cortex in sleep.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Vol.6 No.11 November 2002.

——此论文PDF链接如下:https://www.cell.com/action/showPdf?pii=S1364-6613%2802%2901992-7


Dement W & Kleitman N (1957) The relation of eye movements during sleep to dream activity: an objective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dreaming.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53: 339-46.

——此论文PDF链接如下: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4924/7ca3b385210d4ad75a106047fd280e01ca9e.pdf?_ga=2.103089728.1926282536.1596647687-123924046.1596647687

https://www.sleephealthfoundation.org.au/facts-about-dreaming.html

 

其他:

https://baike.baidu.com/item/睡眠周期/2885666?fr=aladdin

https://journals.sagepub.com/doi/pdf/10.2466/pms.98.3c.1422-1426

https://www.verywellmind.com/facts-about-dreams-2795938

https://www.verywellmind.com/why-cant-i-remember-my-dreams-4144687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

姓名
电话
所选校区
省市
所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