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12823
PART 01
当哥白尼告诉人们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人们不再相信伊甸园是地球中心的时候,存在主义学说横空出世了,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和宇宙中的地位。然而,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延缓了存在主义的发展,理性的人认为“自我是一种自身与自身发生关联的关系,或者是在一个关系中,这关系自身与自身所发生的关联”是可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和灭犹大屠杀突破了人类底线,人类对存在主义越来越有兴趣。
存在主义哲学家都是名副其实的神经病。他们坦然面对生活,出淤泥而不染,过着真实的生活。他们比其他学派的哲学家都要了解我们内心的挣扎,比如,焦虑、抑郁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等情绪。存在主义哲学家以其独特委婉的方式提醒我们换一种视角看待这些负面情绪。
存在主义和焦虑
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治疗焦虑的方法是:别再和过去纠缠不清了,你正处于“体内化学物质不平衡”的状态,只要依循药物治疗便可以调整和治愈。“有药者,事竟成”。但是哲学家并没有把焦虑当回事,哲学家认为焦虑是未经驯化的心灵孕育的副产品,在存在主义哲学家看来焦虑有认知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并向外面传达:我们拥有对自我的选择权,“存在先于本质”,焦虑是由我们所有拥有的自由创造的,焦虑是针对未来的,让我们无法活在当下。声称自己不焦虑的人“那是因为他们没有灵魂”。
所以,我们可以和焦虑为友,焦虑给我们独特而根本的指引。如果对焦虑产生恐慌,让逃避焦虑成为我们生活的中心,那生活将不再是追求真实和真诚的自我了。
存在主义和抑郁、绝望
存在主义哲学家认为,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抑郁会演变为绝望,成为一种精神疾病,那就是:我们主动承认自己的抑郁,然后陷入绝望,放弃道德和精神理想。打败我们的是绝望不是抑郁。若想逃离绝望,就要从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的内心,就是要在内心长期堆积坏情绪的泥潭之外,保留一部分自我。当抑郁情绪冲破心灵的防线,我们应该敞开伤痕累累的心,向所有正在自我折磨的人传递爱和慈悲,在这种世俗的意义下,抑郁才不会变成绝望。
存在主义和死亡
叔本华认为人在思考死亡时是得不到什么特别的人生哲理。然而,存在主义哲学家常常在自己的“墓穴上”走来走去,思考死亡对人生的意义,他们认为:不要对和你共度一生的人漠不关心,别和他们争吵,别让他们担心。要想成为真诚的人就得拥有承受悲伤的能力。
我最喜欢的尼采,也归类于存在主义哲学家,我释然了。
尼采说,获得权力的象征就是快乐;生物不会追求快乐;但是,一旦它获得权力时,也就会随之感受到快乐;快乐与生命共存。
作者:周寅辉
专业资质
二级心理咨询师
美国NGH催眠治疗师
受训背景
张雅莹欧文亚隆团体
黄辛隐咨询师团体成长督导
中澳联合活在当下两性关系培训
下一篇: 个人成长|时代空心病与焦虑经济学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