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62999
昨天放学回来,儿子把鞋一踢,说:“妈妈,你是对的!”
我一愣,儿子把湿漉漉的脚丫伸到我面前:“妈妈,我真的应该穿皮鞋的,你看,袜子全湿了。”
原来早上,雨下得很大,我跟儿子说:“你穿皮鞋吧,运动鞋不防水。”儿子却还是执意要穿那双桔色运动鞋,还不耐烦地说:“妈妈,你说了我可以自己做决定。”
我说:“没问题,我就提醒你可能的后果。”
他点点头,高高兴兴地穿着心爱的鞋子上学去了。
自从儿子懂事以后,他要穿什么衣服鞋袜,周末如何安排,我都会尊重他的选择和决定。有时候,明明孩子的选择不合理,我也不会阻拦,只是善意提醒。
朋友总是笑我心太大,其实孩子只有自己摸索、试错,才能学会独立、成长。
尼采说过:“一切笔直的,都是骗人的。”
从小没自己摸索着走过弯路的孩子,面对未来不是一脸茫然,就是走错一条又一条路。
大型青少年告白节目《少年说》的站台上,有一位高一男生罗万豪就是如此。
从小,父母就为他制定各种生活和学习目标,但是到了高中,父母不再给他定目标,习惯了父母规划的他,如今很迷茫,希望父母能继续给他设置目标。
一直靠父母牵行的孩子,父母放手之后,孩子一下子就难以把控人生了。
从小没自己摸索着走过弯路的孩子,面对未来不是一脸茫然,就是走错一条又一条路。
大型青少年告白节目《少年说》的站台上,有一位高一男生罗万豪就是如此。
从小,父母就为他制定各种生活和学习目标,但是到了高中,父母不再给他定目标,习惯了父母规划的他,如今很迷茫,希望父母能继续给他设置目标。
一直靠父母牵行的孩子,父母放手之后,孩子一下子就难以把控人生了。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中说:
“太多的父母相信,好爸爸好妈妈就应该保护孩子免遭任何挫折和失望。因此,他们会包揽孩子遇到的一切困难或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因而剥夺了孩子发展出对自己的信念:自己有能力把握生活中的起伏的机会。”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更不能一辈子为孩子定目标、做选择,使他们避开各种弯路,一直走在所谓正确的道路上。
因此,为人父母,一定要敢于让孩子走弯路。
尊重孩子的选择
在“弯路”中获得人生经验
去年夏初,气温30度,闺蜜8岁的女儿去公园之前,非要穿棉毛衫,那是一套可爱的斑马装。她告诉女儿,今天很热,穿这样的衣服,会难受的。小姑娘的嘴儿撅得老高,头倔强地扬起:“我不热!”
作为身经百战的老母亲,她淡定走开:“你开心就好。”
毫无意外,只玩耍了一会儿,女儿热得大汗淋漓,要求换衣服。
她什么也没说,耐心带她回家,帮她换了一身合适的服装。
诗人于戈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他经历不到这些,他就没有对生活的获得感。”
高尔夫球选手杰克·尼克劳斯,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球员。他年轻时,有一次比赛,打球之前,取了一根球杆,爸爸看见他拿的球杆可能不合适,就指着另一根球杆提醒他:“你应该选那一根。”杰克的爸爸是个业余球手,也是他那时的搭档。
杰克听到后,既没有生气也没有顺从,而是平静地告诉爸爸:“爸爸,这是我的比赛。”他爸爸听后,便不再说话。他带着自己选择的杆子去了比赛。
比赛结果如何,不得而知,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胜负,杰克都能自己承担选择的后果,并从中得到收获。
父亲尽到了劝诫的责任,又充分尊重了孩子的选择;孩子虽然不打算听从父亲的建议,但他勇于表达自己,心平气和地沟通。可见,父子俩平日里的相处,便是这样充满了爱与尊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书中说:“真正的自由不是放任,而是给孩子选择权、尝试权和犯错权,使孩子获得成长必需的生活经验。”
管孩子容易,放手才难。
让孩子去经历挫折
在“弯路”中成长
朋友的儿子,前年第一次去参加夏令营,妈妈帮他准备了行李清单,让他自己一项一项清点准备,并且在家里进行了简单的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指点。
孩子漫不经心,并没有把这些事情放在心上,行李也收拾得非常潦草,他妈妈多次提醒他核对清单,他也没有仔细去做。朋友说,我把几项重要的东西悄悄交给了教练,其他的,他没有准备,我也就装作不知道。
结果孩子在外面吃了很大的苦头:
1
下一篇: 冷暴力,是压死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