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12777
我的一位来访者说,她16岁的女儿脾气坏透了。在别人当面表现很文静,客人走后“原形毕露”。父母从小对她宠爱有加,让她很任性。在学校因为成绩好,人又长的好,老师都很喜欢她,让她当了三次班干部。但由于和同学关系极差全被免职,学习好考了好中学,但脾气还是没改。到了中学也是干部,又被撤职,现在已经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其实,坏脾气的人生活中很常见。诸如:
我的脾气不好,老是会对身边人特别是亲人发火,但是发完火又后悔。每次都这样恶性循环。 我做梦都想克服自己的脾气;“我常常自己会发火,而且事后也知道自己错了,反省自己,可是到了那个时候,我的脾气又会一触即发,不可控制,这让家人和我自己很伤心,这种坏毛病、坏习惯很难改啊。 我现在脾气越来越糟糕,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婚前的自己不是这样的,对什么都可以容忍,可是现在稍微有一点不顺心,就会发脾气。 我有时心情莫名其妙低落,总想发脾气,发了脾气心里才舒服一些,可是发过脾气之后,又会非常自责……
饮食男女,谁都会发脾气。
当人生气或发脾气时,人的本能进入了攻击或伤害的应急状态。你可能会让你觉得自己很强大,有能力操控身边的人,也有可能想通过破坏性的发泄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意图。
毫无疑问,坏脾气会伤害家庭和身体,影响交友和工作,使人产生负罪感、耻辱感和自卑感。坏脾气甚至会使你的相貌变得越来越丑陋,让许多奔向你的好运与你擦肩而过。更为严重的是,坏脾气,容易进入恶性循环!
你的坏脾气,来自哪里?
其实,并不是生气就一定不好,适当合理的情绪输出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必要,而且正常。
我们反对简单地说“你要改掉坏脾气”的说法,因为有时候,坏脾气只是一种自我保护。
一旦遇到麻烦,愤怒就是一种自我提醒的信号,告诉我们该准备好去面对和解决这个麻烦。当我们被激怒时,就会开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所以,面对不同的冲突,面对不同的人,我们都会有不同的情感宣泄方式,脾气自然就有了。
但有一些人,如果时常易怒、过于冲动,生气时爆发性强、破坏性强,就要想想这个脾气,是不是已经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和身边的人了。
有句话说,世界上所有的病,都是情绪打了败仗。
很多时候,身体出问题的人,都是情绪出了问题。
在改掉坏脾气、管理好情绪之前,也许,我们需要思考这两个问题:
最近接触一位来访者,日常生活是真的爱生气,主要是因为老公和家人太过于亲近,自己作为嫁到这个家里的新成员,常常觉得被冷落。
这种“被冷落感”是她心里的刺,每时每刻,她都想和老公大吵一架,刚结婚不久,差点就离婚。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失控的深层次原因是人类的原始谋生恐惧与不安全感的积累,也可能叠加了个人早幼期,超过年龄心理承受力的心理事件的创伤。
在长期的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包裹下,稍有导引和刺激,就会喷薄而出,导致情绪失控。
从这个来访者来说,她的情绪障碍,既跟生活环境有关,也跟自己原生家庭的成长经历有关,同样,跟她自身的认知和承受力也有关。
在她成长的过程当中,曾经被老一辈家长抚养,而后来出生的弟弟却一直跟着父母长大,这在她的内心造成了比较大的创伤。
在婚姻生活当中,当她看重的先生与其他人过于亲近,就很容易激起了她的不安全感,情绪立刻失控。
其实,有时候看起来一件很小的事,却能引发你很的大情绪,这背后的原因往往是复杂的。
就像人压力大的时候会烦躁,被伤害的时候会愤怒,过去的一些人生经历和未曾处理好的创伤,也会影响情绪的走向和激烈程度。
所以,一个人的强烈情绪,大体来自三个方面:
过去积累的创伤没有得到及时疗愈; 自己的承受能力比较弱; 对方的刺激程度比较强。
而我们,管理好自身情绪努力的方向就在于——处理创伤,提高自己的承受力。
管理情绪,做这三件事
将行为与情感区分开来
我一个朋友刚发来信息说,她老公在家族群发了一段视频,说“有些人有文化,也没有教养,有些人有教养,也未必有文化”——这就是在指责她。
再想到老公不怎么管孩子,对家庭也不忠,她就越想越生气。
我点开视频来看,发现里面传达的内容很多,她看到的只是其中一个点,但很可能未必是他老公想要表达的点。
她显然是将行为和情感混为一谈了,这中间就产生了很大的误差。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种困境或者刺激而产生强烈情绪的时候,不妨先问问自己:到底是ta的行为或者语言刺激了我,还是我自己的创伤没有处理好而已?
如果确实是对方的行为不对,我们可以用更冷静平和的状态表达自己的需求。
如果发现是我们自己太敏感或者太爱联想了,那么,功课其实是我们自己的。
去做你能做的
在生活中,我们会抱怨,也经常会听到身边的人抱怨。
而抱怨的时候,我们更倾向表达情绪,而不是动手解决问题。
但真正把生活过得出色的人,往往是那些敢于去做、勇于承担的人。相比于抱怨,他们更会做一些事去改变,从而迎来不错的结果和较高的自我满意度。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当你对一件事或者一个人起了情绪的时候,或许,更重要的想法是:
做完了自己能改变的部分,剩余的就坦然接受,这才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你那些莫名其妙的情绪,也会少了很多。
在情绪的起落中练心练己
儿童绘本《爱发火的克洛蒂》中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主人公克洛蒂喜欢发脾气,父母把她关到房间之后,一开始,她把房间里搞得乱七八糟,还又抓又喊,但父母并没有因此惩罚她,而是让她呆在这个洞穴中处理自己的情绪。 最终,她陪着象征情绪的“龙”到处玩,最终战胜了它,也平复了自己的情绪。
这个故事虽然不复杂,却给了我们处理情绪很好的启发:
去看见并允许情绪的起落。
当情绪出来的时候,我们的第一正确做法,不是堵回去或者否认它,而是看见并承认它,允许它排解出来。
比如克洛蒂的父母,就是让她在自己的房间冷静一下,进行了处理,并没有责怪她把房间弄乱,而是允许了孩子这种发泄方式。
这如同我的来访者们,当他们的表达被允许,情绪就会平和很多。
练心,从正念冥想开始
脾气,每个人都有,这并不是绝对的错;情绪,只是身体里流动的能量,也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重要的是,你的脾气,给你带来了什么。
相比于简单粗暴的“我要改掉坏脾气”,去了解自己的脾气,跟自己的脾气共处,不被脾气绊住手脚,才是我们要练习的功课。
这里再推荐一种练心的方法,让我们先从觉察自己的身心开始。
在维基百科的英文定义中,正念(Mindfulness)是一个心理过程(psychological process),牵涉到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用的心(mind),能想、能回忆、能决定、能判断、能觉知的,都是这个心的作用,在正念这样一个心理过程中,人需要将自己的意识(attention)置于当下发生的事(present experiences),而没有判断当然也是意识的一种。这种锻炼可以通过冥想(meditation)和其它方式实现。
冥想是一种实践,在这种实践中,人利用一些技巧,可以锻炼注意力和意识,获得清晰的大脑,让情绪冷静,得到稳定的状态。
冥想的益处在于意识、注意力、大脑、情绪控制、身心系统平衡。
正念冥想基本上来说有三大要素:有意识地觉察;专注于当下;不主观评判。
有意识地觉察
当我们在做正念训练的时候,常常会让练习的人去觉察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例如:走路、吃饭等等。有的朋友可能会觉得,这有什么难的?难道我平时不知道自己在走路、吃饭?然而正念里面的觉察并非平时那种模糊不清的“知道”,而是有意识的对于正在做的事情进行深度的关注。
用吃饭来举例,平时你可能会一边聊天一边吃饭,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甚至一边聊天、一边看电视、一边吃饭。在吃饭的同时,你的脑海里面可能还有其他好几件事情在转。
这个时候你虽然在吃饭,你也“知道”自己在吃饭,可是如果叫你现在停下来,回答一下刚才入口的那一口饭菜是什么味道,或者回答一下刚才的那一口吃的是饭还是菜,你可能都不能够马上回答出来,就更不用提让你说出你刚才吃饭时的内心感受了。这种仅仅模糊的“知道”自己在吃饭的状态并不能称作“有意识地觉察”,它和正念进食的状态是不同的。
而当我们进行“有意识地觉察”的时候,我们会清晰的知道我们进食的过程,清楚地感觉到事物的味道,即使我们中途走了神,我们也会注意到并且能够把注意力拉回来。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真的感受到平时注意不到的东西,才能有意识的锻炼我们的思维。
专注于当下
当我们任由自己的头脑天马行空的运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思绪真的是五花八门、十分混杂的,有无意义的;有烦躁压抑的;有兴奋激动的;有伤心难过的,还有生气的、自责的、仇恨的、开心的,等等。这些思绪大都具有一个共通的特点——它们都是由过去的某件事,或者由未来的某种可能性的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如果我们任由自己被这些思想、情绪带走,那么随之而来的就可能是无法自拔的痛苦状态。
其实,过去的事情终究是已经不再,未来的事情也终究还充满未知,只有当下这一刻,才是我们可以切实感受和把握的。然而,我们大多数人却往往最不愿面对当下这一刻的自己,总是想要逃往过去或者未来。
在正念的训练中,我们尽可能的专注在当下这一刻。不过如果你真的习惯性地又开始去想过去和未来的事情,那么你也应该觉察到“啊!我现在这一刻正在想着过去(未来)的事情!”然后你可以慢慢的把自己的注意力拉回到当下这一刻,拉回到对于现在状态的觉知上来。
通过这样的练习,我们的专注力会有所提升,同时我们对于自己的思维也更能把握,能够更快的从不良情绪的影响中走出来,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富有正能量。
不主观评判
平日里,很多时候有些事刚刚一出现,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迫不及待地去给它下个评论。如果学习过《易经》的朋友就会知道,任何事在人看来只有三种类型:好、坏、无所谓。
而在正念的练习中则刚好相反,我们不去下定义,不去评判事情的好坏,我们只是简单地觉察发生的事情,然后如实的接纳它正在发生的这个事实。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既不去因为某些事情的发生而引发自己的不开心情绪,也不去因为某些事情的发生而引发自己开心的情绪,对于“好”与“不好”的事情平等对待。即使产生了某些对事情评判的想法,我们也只需要觉察它,并任它自行消逝。
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渐渐的就能够减少自己的心境被外物干扰的程度,逐渐的使自己的内心更加平和、明亮。
下一篇: 如何成为儿童心理咨询师?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