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6年,她哭着对前夫说:“为了孩子,求求你放过我!”

一个单亲妈妈的来信,

刺痛了多少离异女人的心。

 

『 问 』

 

我是一位单亲妈妈,生活在二线城市,儿子今年12岁,读小学六年级。

 

2014年,我和孩子爸爸离婚,原因是他出轨。

 

离婚前,我曾发现他外遇,当时念及孩子年幼,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决定再给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结果,一年后,第三者挺着大肚子直接找到我的办公室。

 

中间种种狗血,不再一一诉说,主要说重点:

 

我争取到了儿子的抚养权、四居室的房子和家里的车,两居室的小房子给了前夫。

 

离婚这6年,我不敢懈怠,更没空伤心,勤奋努力,给孩子做好榜样,工作拼命优秀,晋了职称,涨了薪酬。

 


我靠一路苦学读书考研才有今天,深知考学对寻常人家的重要性,在孩子教育上从不偷懒,该报班报班,该陪读陪读。

 

孩子也争气,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成绩稳定在班级前十名。

 

进入六年级后,学习难度增加,他成绩有所退步,我一直鼓励他,不要着急,堵住漏洞。

 

孩子本来也信誓旦旦,一定要把学习搞上去,但这大半年来,因为他爸爸在中间捣鬼,孩子的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

 

举例如下:

 

①我认为12岁的孩子不具玩手机的自控力,就一直没有给孩子买手机。


前夫却偷偷给孩子买了一个苹果手机,任由孩子放假随时随地玩游戏;

 

②我对孩子学习要求严格,孩子对我有怨言,他爸爸总给孩子灌输“你妈教育方法不对”的思想。


他带着孩子和他的小儿子(前夫和后妻的孩子,5岁)出去疯玩,从不管孩子学习,学校作业总是完成得一塌糊涂;

 

③前公婆因为我们离婚,对孩子有愧疚感,孩子每次回去,两位老人都宠得无法无天,随意满足,这个春节还给孩子充800块钱玩手游;

 

④寒假,孩子在我这边10多天,回爸爸那里10多天,回来后肉眼可见的问题:

 

打游戏,睡懒觉,作业写得敷衍潦草,熬夜上网吃垃圾食品,觉得钱都是大风刮来的,成百上千的东西张口就要。

 

我和孩子沟通,试图告诉他,学习是主业,游戏必须节制;3月1号就开学,提前一周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男孩子要勤俭持家才好,大人赚钱不容易……

 

孩子根本听不进去,认为我啰嗦,甚至撂下一句:“爸爸和爷爷奶奶都不管我,就你啰嗦,我都烦死你了。”

 

然后,他一边甩门而去,一边给他爸打电话,让来接他,说一分钟都不想和我在一起。

 

行文至此,我已泪流两行,心口绞痛:

 

和孩前夫离婚这些年,我从未在孩子面前说过他的不好,就连出轨的事儿都替他掩饰着。

 

我离婚,就是想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不让他日日活在父母的战争中,如今孩子却把我当成恶人。


这个寒假,前夫的屡次教唆和不当管教,让我痛苦万分,我给他打电话:“为了孩子,你能不能放过我?!”


他却认为都是我的错,才让孩子逆反抵触,才导致今日局面。

 

我今年38岁,身材高挑,长相不差,说没有人追我是假,但我考虑到孩子的成长,我主动屏蔽了很多桃花和诱惑。

 

甚至怕再婚,怕男方嫌弃我带个男孩,决心孩子成家立业之前,绝不再婚……


如今孩子的种种,让我心寒。

 


12岁的孩子,无法分辨溺爱和真爱,这样放纵下去,等于自毁前程;

 

前夫和前公婆缺席孩子成长多年,如今却用无底线的放养,把孩子拉向深渊;

 

孩子进入青春期,正是价值观树立的关键期,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朝问题少年狂奔而去……

 

『 答 』

 

感谢信赖。

 

回答问题之前,先分享在一堂亲子课上听来的故事。

 

讲故事的老师,也是一位妈妈,她的儿子去年考上了985。

 

她曾是全职太太,在孩子出生后,辞职回家,后又重返职场。

 

她说,她儿子小时候,有一次,婆婆来家里玩儿,正碰上她因孩子撒谎的事儿,让孩子待在小房间里反思。

 

婆婆一听,跑到屋里,把孩子拉出来:“不就说句瞎话吗,多大点事儿,非要惩罚我孙子!走,跟奶奶去超市,奶奶给你买玩具去!”

 

她上前拦住了婆婆:“妈,这是我的孩子,还是您的孩子?”

 

老太太两眼一翻:“你生的,但是我孙子!”

 

她毫不客气地说:“妈,既然这孩子是我生的,就归我养、我教、我负责,所以您在这个问题上,别瞎掺和!不仅这次不要掺和,以后也不要掺和!”

 

老太太气得摔门而去。


但从那以后,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婆婆果然乖巧了许多。

 

“我们自己的孩子,在教养问题上,我们必须负责。”

 

老师说。

 



今天,我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你,还有更多父母:

 

我们的孩子,我们必须自己负责。

 

因为,“监护权”这三个字,不是写在纸上的空话,而是落到实处的责任——

 


 · 01 ·


   你的孩子,
   你的权利,
   你说了算。


在法律上,关于监护人的权利,是这样规定的:

 


●有权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



●有权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

 

●有权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

 

●有权对被监护人管理和教育;

 

●有权代理被监护人的诉讼。

 

●监护人行使上述权利时,任何组织或个人无权干涉。

 

亲爱的,谢谢你,离婚这6年,自己吃尽苦头,活得体面优秀,用勤奋工作和严格要求,撑起一个合格监护人的修养和责任。

 

但,你忽略了一点,当你和出轨的前夫离婚,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后,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陪伴孩子学习成长的监护上,也就很大程度上归你所有。

 

前夫所拥有的,是及时支付抚养费,享有法定的探视权,他无权在监护权上,过多对你指手画脚。

 

所以,他对孩子的不当教育,你应该理直气壮地顶回去:“好好管好你的老婆和小儿子吧,你对他们有更大的责任。”

 

不要客气,不要犹豫,不要怕冲突,更不必怕难堪。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你要理直气壮地做到“我说了算”。

 

因为,你这么做,捍卫的不仅是自己的权利,还有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不管是什么样的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父母双方都要拧成一股绳,合成一条心,在孩子读书的这10多年,在教育理念上尽量乘坐一条船。

 

为什么?

 

因为,人性的弱点,是逃避困难,偷懒成性,坐享其成,孩子也不例外。


而学习和成长,本质上是和这些弱点做斗争。

 

孩子年幼时,自控力差,不辨是非,认为谁溺爱他,放纵他,没有原则和底线地袒护他,就是爱他。

 

而谁严格要求他,给他制定规则,督促他保质保量完成学业,监督他改掉坏习惯,就是害他。

 

直到孩子长大,吃尽苦头,才会明白:

 

当初那个对他狠心的人,帮助他建立底线和规则的人,才是真的爱他。

 

而溺爱他的人,不过是用一味满足他的方式,满足的是自己的私心。


所以,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我赞同你的教育观和价值观。


但我从你来信的字里行间,也看出了需要提醒的另一点——



 · 02 ·


 你的焦虑。
 你的失控,


 你要负责。




我的心理学老师,曾给我说过这么一段话:

 

单亲家庭的标签,不是孩子贴上去的,而是家长贴上去的。

 

单亲家庭,不是破碎的家庭,只是不同的家庭。

 

当监护人从“我是单亲妈妈”的愧疚感和沉重感里走出来,孩子才可能摆脱“我是单亲家庭小孩”的羞耻感和自卑感。

 

很多单亲家庭,妈妈都是监护人。


很多单亲妈妈,比孩子有着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中,最要命的一个问题,就是一个人活成一支队伍的单亲妈妈,容易用力过猛,把最爱的孩子,逼成最恨的敌人。

 



“我是离婚女人,我不能让别人看不起我,我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才,我绝对不能让前夫和周围人看我的笑话……”

 

这,当然是离婚女人的骄傲。

 

但,当一个单亲妈妈,怀着这样的执念,去管教孩子时,已无意识地把自己的过度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

 

这样的后果,很容易把孩子变成工具,或把孩子推到对立面。

 

单亲妈妈为什么这么难?

 

因为,过往的伤害和生活的重负,会让她们在孩子身上压一座过度期待的山。

 

亲爱的,我说出这样的真相,不是否定你过往的教育。


而是期待你能从过度恐慌和紧张中,把自己解放出来,问自己这样两个问题:

 

如果我没有离婚,孩子学习就不会退步吗?

 

如果我不是单亲妈妈,孩子就不会叛逆吗?

 

答案是:

 

不一定吧。

 

这样的视角,有助于你看清这样的事实:

 

前夫,是助推孩子不良习惯的帮凶,但不是造就今天孩子所有问题的主谋。

 

就10多岁的孩子来说,成绩忽高忽低,排名忽上忽下,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看见游戏就两眼放光,明明干啥啥不行还总想和父母一争高低,是很多家庭的常态。


你最大的失落和问题,不仅是自己抚养多年的孩子,突然亲近了背叛你的前夫一家,让你感到委屈又心寒。


还有,原来那个香甜可控的小人儿,在自主意识觉醒后,一次次挑战你的权威,让你感到失控又恼怒。

 

看见这个真相,你才能觅得出路——


图片

 · 03 ·



 给他空间,
 给他选择,


 给他力量。




我当妈妈11年,没有什么经验值得炫耀,倒是得出了一条吐血教训——

 

为人父母,最大的毛病,就是害怕孩子变坏,并在这种恐惧感的支配下,不敢让孩子去尝试,去试错。

 

这种过度保护,剥夺了孩子在体验和经历中,通过纠错和教训,来获得认知和体悟的权利。

 

鉴于此,我有三条意见,和你分享:

 

第一,不要生闷气,要学会持剑谈判。

 

和前夫、前公婆谈谈,明确指出孩子现阶段遇到的种种问题,问他们一个问题:

 

“孩子的抚养权尤其是教育权,你们要不要?如果要,你们怎么管,我绝不会指手画脚;如果不要,那最好不要给我添乱。”

 

他们大概率不会要:

 

后妻虎视眈眈,叛逆期的孩子不好管,前公婆日益年迈,前夫自知能力有限。

 

但,即便知道他们不要,还是要和他们谈,借此亮出你在教育孩子问题上的原则和底线。

 

第二,邀请孩子,制定新学期学习方案。

 

搞定前夫后,你还要分两步走,来和孩子斗智斗勇:

 

“这学期选择和爸爸生活一起,还是选择和妈妈生活一起?”

 

如果孩子选择了爸爸,不要慌,让他去。

 

让前夫体验体验如何陪读青春期孩子的滋味,也让孩子体验体验在后妈家生活的不适。

 

相信我,不出3个月,孩子会主动回来找你——别怕3个月耽误学习,对于一生成长来说,这样的3个月值得。

 

这时候,你再心平气和地接受他,并和他制定新学期的规则:

 

手游可以玩,周末两天,写完一定作业,可以每天完20到30分钟,其余时间,手机归我管,当然,你在家学习时,妈妈也不玩手机;

 

假期去爸爸家可以,但你要完成学习任务量后再去,这是我们之间的约定;

 

在你没有赚到钱之前,不能用任何人的钱去玩游戏充币,发现一次,取消两个星期玩游戏的时间……

 

这些规则,你和孩子一起制定一起修正,他会积极遵守。

 

你家孩子,学习底子本来就好,你一直以来的家教也正,你摒弃过度焦虑,他会慢慢回到正路上。


第三,遇到良人和良缘,不要亏待自己的情感。


没有人规定,单亲妈妈必须等孩子成家立业,才能有自己的生活。


你优秀能干,优雅体面,碰见了良人和良缘,善待你和孩子,只管扑上去,好好去爱。


毕竟,你活得越舒展,你们母子之间的关系就越松软。




这封长信的最后,很想和你,还有更多单亲妈妈,分享董明珠的一段话:

 

作为妈妈,我最大的成就,不是创造了新的格力,而是帮儿子找到勇敢的自己。

 

给孩子空间,多放手;给孩子规则,不溺爱;给孩子力量,早独立。

 

因为,好妈妈,都是温和里藏着坚定,狠心里带着深情。

 

加油。


-End-



*作者简介:*闲时花开(ID:xsha369):作者刘娜,80后老女孩,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家,原创爆文写手,能写亲情爱情故事,会写亲子教育热点,被读者称为“能文艺也理性的女中年,敢柔情也死磕的傻大妞”。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

姓名
电话
所选校区
省市
所选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