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爸的心思,究竟有多细腻?他们看起来粗枝大叶,但对孩子的爱,却细致入微。他们即使不善表达,但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会告诉孩子,有爸爸在不怕!
近日,沈阳就有一位“超级英雄”爸爸,为儿子造日地月三球仪引发关注。
原来,最近入冬了,妈妈去幼儿园接孩子时,孩子看到放学时天黑了,于是发出疑问:妈妈一直给他解释为什么,孩子却一直不懂。妈妈对爸爸说起这事时,爸爸说:“这事好办。”于是他网购了一些材料,自己费时15天,为孩子造了一个“日地月三球仪”,为孩子成功解惑。
这位爸爸是一位理工男,曾从事画图工作,精通机械、电器、程序编辑。他因工作喉部意外受伤,导致发音吃力,目前病退在家。“太阳直射的点,始终围绕赤道上下动”,爸爸通过三球仪演示给儿子看;爸爸的做法,果然比嘴上说得更有力度,也让儿子对天文学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有爸爸陪伴长大的孩子,太幸福了!父爱,是孩子成长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孩子在六岁之后,强烈需求父爱的陪伴与引导。于孩子而言,父亲的爱,就像是茫茫夜空里的启明星;世界再大,有父亲的指引与照亮,孩子都不怕迷失方向。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爸爸在子女的教育当中“缺位”甚至是“缺失”。近年来,“丧偶式育儿”这个词备受关注,更是扎中了多少宝妈的心。爸爸缺席的家庭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事业,乃至家庭幸福。对此,著名育儿专家李玫瑾曾说过:长时间缺少爸爸陪伴的孩子,除了难管教,长大后还有这3种缺陷:
在东野圭吾的经典之作《白夜行》中,主人公雪穗的母亲被杀死,凶手却是雪穗本人。她自幼丧父,家境贫寒,希望能够通过弑母来摆脱命运对自己的不公,企图能让自己找到一个更好的家庭。这虽然是个虚构的故事,但这种被禁锢在字里行间的恶,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发生。
曾有新闻报道,湖南一12岁男孩持刀杀害了自己的母亲。原来,他在学校被怀疑吸烟;这事情被母亲知道后,母亲用皮带抽了他;他因不满母亲的管教,持刀将母亲杀害。为何一个12岁的孩子,这么难管教?背后的原因令人深省。这个男孩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是个留守儿童。这事出了之后,有很多人置喙这位母亲的管教方式过于粗暴;殊不知,这位孩子的父亲,一直在外打工,从来没有时间关注孩子。心理学家弗洛姆说:“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一个男孩长期在父亲缺席的环境下成长,在通往世界之路时他会迷失方向,最终导致他走上极端。尽管只有20%的未成年孩子生活在单亲家庭中,却有70%的少年犯出自单亲家庭。父亲缺席的童年,是孩子永远的短板,让他们的人生容易误入迷途。
曾有一位老师说过一个例子:班里一个小男孩特别内向,不爱说话,也总是被人欺负,而且不敢还手;他很懂事,也很让人心疼。老师经过了解后,发现孩子是由妈妈带大的,爸爸常年不在家。父亲的缺席,导致孩子没有安全感,做什么都畏畏缩缩,哪怕被欺负了也只想息事宁人。而长此以往,这样的孩子容易形成怯懦、孤僻且自卑的性格。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父亲象征“外向的力量”;父亲良好的陪伴,能让孩子获得安全感,让他有勇气融入社会。
小时候妈妈陪伴得多、爸爸陪伴少的孩子,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听取别人意见;他们享受被捧在手心的感觉。而父亲的作用是:能引导孩子走出“舒适区”,丰富孩子阅历,能培养孩子乐观开朗的性格,有利于孩子未来的社交。而这些教育,妈妈给不了,必须由爸爸来给。一名14岁的少年在暑假期间,和父亲一起24天骑行318国道川藏线2200公里。
父子二人一天最多的时候,曾翻过4座4000米的高山,每天的路程相当于一个全程马拉松。沿途的艰辛与坎坷,在父亲的陪同下全部化作前进的力量。途中,父子俩不仅要强忍着高原反应带给身体的痛楚、还要面对一天时间里变化无穷的恶劣天气。儿子因为高原反应经常流鼻血,吃的也很简单,多数时候他们就依靠方便面来作为身体的补给。儿子之所以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下来,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爸爸跟我在一起,爸爸能够做到,我也要做到。”父亲的用心陪伴,可以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让孩子阳光、自信、勇敢。父亲不缺席成长的孩子,他们长大后更容易成为优秀的人。在记录片《盗火者:中国教育改革调查》第二集《呵护童年》中,有一个孩子。他的童年因为父亲的“心理缺席”,没有一个同性正向的榜样,使他整个人看起来少了一份同龄男生的“阳刚”。但他又表现出对“热武器”的过分热爱。他因为父亲的“缺席”,才会寻找外在的力量来填补内心的空虚,来寻找对自己性别的认同。与那些一星期内接触父亲不到6小时的男孩相比,每天与父亲接触不少于2小时的男孩,更有男子汉气质;他们所从事的活动更开放,他们更具有进取精神,也更愿意去冒险。而父亲,作为女孩人生中最重要的“异性”,父亲在成长中的“缺位”,更会影响她们的婚恋观。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讲述的是,主人公松子先后被七个男人抛弃的故事。每一个在松子心里都认为能长期陪在她身边,并一直相伴到老的丈夫;可最后,这七个男人都以不同的方式抛弃了她。原因,是松子的内心太渴望被爱了;“缺爱感”像个魔咒一样让她轻易陷入感情,又要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抛弃。这份内心爱的缺失,其实来源于松子生命里的第一个男人,也就是她父亲。小时候因为父亲看松子扮鬼脸会笑,她就一直扮鬼脸来获得父亲的关注;而她的努力却不及体弱的妹妹一声咳嗽。父亲陪伴和教育的缺失,会导致孩子成长中一系列的问题。一个好爸爸,往往胜过100个好老师。有父亲陪伴长大的孩子,是幸福的,长大后他们也更优秀自信。
很多爸爸确实很忙,忙着赚钱,忙着疲于奔命。但是再忙的人,也会有空闲的时间。在家庭生活中,父亲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制定家庭欢乐日,陪孩子玩游戏、进行户外运动等。在父亲的这些陪伴中,不仅能建立亲密的父子关系,更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2.不失信于孩子
父亲在孩子眼中如山,父亲的话也应该一言九鼎。因此,父亲要重视与孩子的约定,这是对孩子最起码的尊重。父亲做到不失信于孩子,才能走入孩子的心灵与他们沟通交流。在孩子面前,我们做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也有利于养成孩子诚实守信的品格。
3.重视孩子的“重要事情”
孩子的生日、家庭聚餐、学校的运动会、家长会,父亲们都要做到尽量不缺席;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亲即使默默地当个观众,孩子的内心也会备受关注与注视。父亲的参与,会让孩子内心觉得幸福,他们也会更加充满安全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爸爸的陪伴是孩子一生最珍贵的礼物。愿诸位爸爸都能用心陪伴、细心呵护、全心引领孩子,直至他们长大成人。愿孩子们在爸爸无条件的爱中,都能收获一生的自信和快乐!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