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2621
当代人的孤独是一种“喧闹的孤独”。
我们生活在拥挤的人潮中,但孤独感却依旧如影随形。
我们一边渴望友情,一边坚称社恐;一边渴望亲密关系,一边又担心在亲密关系中受伤。
曾在北大任教的心理学博士徐凯文老师,在多年工作中发现,在北大这个汇集了全国精英学生的地方,有不少优秀的学生,经常会陷入到空虚、迷茫的状态之中,他们感觉人生没有意义,感觉自己内心空空荡荡,似乎除了好好学习,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价值。
徐凯文老师将这些学生的这种心理问题,称作“空心病”。
对此,徐凯文老师认为:“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是我们活在世界上最大的底气和财富。来自父母、伴侣、挚友的高质量陪伴,是帮助我们度过人生危机的关键支持。”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获得这样的关系呢?以下这篇文章或许能够让你对”心理危机化解路径“的认知更加深厚一点点。
内在资源就是你自己,通过唤醒内在的自我,以自身的力量帮助和治愈自己。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成功和美好的体验,可是当遇到危机和困难的时候,就会被负面情绪压倒,落入越陷越深又越来越糟的境地。人一旦失去积极应对的能力,自然转向消极躺平或一味逃避的状态。
战斗的动力来源于过往的成功经历和经验,当此种体验早已封存于内心的记忆深处时,就需要唤醒记忆,唤醒自身的力量。
我们曾接待过一位患有重度抑郁的中学生A。A来自于一个破碎的家庭,父母很早就离异再婚了,她跟着爷爷奶奶住。A说她曾多次想到过自杀,甚至有好几次已经筹备自杀行为了,但是她一直带着妈妈送给她的金链子,这是妈妈送给她的生日礼物,每次看到项链,她就想起那天妈妈带着她去游乐园玩,她们度过了很愉快的一天。
A说,她一想到和妈妈在一起的美好回忆,就感到很温暖,就不想死了。她说如果她真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妈妈会很难受的,这给了她活下去的动力。——自杀不是突然发生的,它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自杀一般经历:产生自杀意念、下决心自杀、选择自杀的地点与时间、采取自杀行为。
而这一环节中,如果内在的自我被唤醒,那一瞬间的治愈力,足以击退负面情绪的雾霾。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你的亲朋好友,你熟悉的所有的人,都可以假设成有可能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资源。
我们都需要高质量的亲密关系,在这个世界上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一直跟我们在一起的人,都有无条件爱你的人,拥有这样的关系就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底气和财富。
徐凯文老师曾举过一个例子,在这里可以当做反证。
他说:你们知道在监狱里惩罚人最严重的方式是什么吗? 不是不让睡觉——不让睡觉是虐待,是违规的——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关“小黑屋”。是一个人呆在屋里,有灯,厕所,洗手池,但就是没有人跟他说话,也没有广播,电视,报纸,就干坐着。再强悍的犯人,最多两个礼拜就崩溃了。
切断一切和外界的联系,相当于隔断了社会支持系统。将我们个体融化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在与群体的联系中获得社会重要性和意义感,是人在社会上实现幸福感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
团队资源
共同价值观是形成团队的核心要素。
比如有一个团队出了很复杂的事情,通过观察,我发现问题是:核心团队的成员很难撼动新成员的偏执又极端的想法。经过仔细分析和讨论,大家的共识是一个核心团队的形成,不是选拔出来的,而是淘汰出来的。
很多人加入过一些团队,如果互相的价值观不符自然会离开。所以,价值观最一致的人就形成了核心团队,他们有非常一致的行动,彼此又能形成强支持,一起成长的过程也沉淀出信任的基础。
所以,团队对同一件事有长期的共同认同,才能走向成功。
人要生活在集体中才更有力量,因此要珍惜有着共同价值观的团队资源。
精神资源
通过多年的心理诊断与咨询工作,我了解到监狱里的一个事实:如果一个犯人因不遵守纪律或打架闹事,惩罚他最高级的方式,是不打不骂直接关禁闭。
单人牢房,一个礼拜,没有人跟他说话,可以饭来张口但仅居于容身之地,且没有任何信息输入,没有收音机,没有电视,没有网络,什么都没有。一开始的时候也许还挺得意,两三天以后就无法忍受,一个礼拜就快崩溃,两个礼拜真的能直接崩溃。
因为人是社交动物,即使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人也是需要跟人交流。
但人与人的精神境界和层次不同,一旦心怀崇高的精神追求,内心的耐力与外在的表现就优于常人。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