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神经科学教授:喋喋不休的父母,最容易养出“内耗”的娃
享耳2022-02-172975
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伊桑·克罗斯发现,诸多人内省时会与大脑里喋喋不休的“批评者”相遇。对家长而言,如何炼就强大内心对话,同时使孩子养成“反内耗体质”?作为“大脑修理工”,伊桑·克罗斯博士经过大量实验研究后,找到了行之有效的科学解决之道。内省,一直是我们文化中,极力推崇的思考习惯,甚至代代相传。这似乎已成为大家一致的共识:深思熟虑的自我反省,会让人做出明智、有利的选择。但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实验心理学家兼神经科学家伊桑·克罗斯(Ethan Kross),在经过大量研究后,却提出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内省本是为了挖掘、找寻内心的“教练”,但很多时候,反倒会与内心喋喋不休的“批评者”不期而遇,导致心理资源被过度耗竭,最终演变为一场“心理内耗”。具体表现为过度纠结、焦虑、担心等负面情绪,以及拖延、心累、厌恶自己等负向行为。与此同时,无数研究已表明,心理内耗引起的慢性压力,若任由其长期发酵,不仅会发展成各种身心疾病,而且还会改变基因结构。作为一名致力于研究内省科学的“大脑修理工”,伊桑·克罗斯博士将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凝聚在《强大内心的自我对话》一书中,并阐述如何通过科学的理解与方式,帮助人们驾驭思维杂念的喋喋不休,从而避免心理内耗。在他看来,击败这种喋喋不休的关键不是停止自言自语,挑战在于怎样可以更加富有成效地自言自语。对身为家长的我们而言,驾驭内在对话则需要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需修炼“掌舵”自己的思维,确保不受大脑批评者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则要为孩子织一张无形的支持网,在潜移默化中将强大内心的自我对话,如“思想钢印”般烙印在孩子的大脑。反内耗,我们如何从“知道”进阶为“做到”?对此,伊桑·克罗斯给出了科学的参考答案。
#02
面对内在“批评者”的正确应对方式,是有所觉察并将其拉回正轨,而不是受其影响越跑越偏。“我利用内在的声音评价自己的所作所为,对我来说,至少它能被听见,且是活跃的。它会指明我自认为步入正轨及偏离轨道的地方。”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到大脑里的声音,是个语速极快的“健谈者”。一项研究表明,人们进行自我对话的速度,相当于每分钟说出4000个单词。什么概念呢?假设一场演说有6000个单词,需要持续1个多小时才能讲完,而大脑在区区一两分钟内,就完成了同量的对话。大多数情况下,这位“健谈者”穿梭于生活中,并发挥其积极功能,带来诸多好处,比如:默默重复并记住电话号码;回想刚才和孩子的聊天内容的重点;解决一个问题、学习一种技巧……但是,这位“健谈者”有时却会帮倒忙,尤其是当个体遇到困难压力陡升时,它通常会变成一个喋喋不休的“批评者”:这些从过去横跨至未来的负面念头,当在大脑内以超高速进行反刍时,如果剂量大到超过个体的承受力,就会导致心理耗竭。仅仅只是停留在大脑的消极声音,也会对个体有一定“毒性”,产生慢性的生理应激反应。如果长期累积下去,会对身心健康造成一系列毁灭性打击,包括但不限于睡眠障碍、抑郁症、心血管疾病等。进一步研究证实,由喋喋不休引发的慢性威胁,会影响基因的表达方式,其中一组类似炎症的基因表现得更为强烈。另外,还会影响到个体的人际关系交往,甚至影响亲子关系的和谐发展……由此可见,管理大脑的声音,“扬长避短”是关键。就像伊桑·克罗斯总结的那样:“这种内在声音,既是我们的超能力,也可能是伤害自我的毁灭克星。”那么,作为家长,为了避免自己在内耗的状态下伤害到孩子,以及培养孩子的“反内耗体质”,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大脑中的内在声音到底源自何处。
#03
大脑中最初的内在声音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Lev Vygotsky),作为最早探索语言发展和自我控制之间联系的人之一,他认为孩子学习管理情绪的方式,始于孩子与主要照顾者的关系。最新研究也进一步推进了他的理论:在交流模式丰富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更早地发展出内心语言。比如:幼时反复告诉孩子,永远不要用暴力来解决冲突,不要在一次失望后放弃。这些父母反复强调的说法或做法,会逐渐塑造孩子的语言。随着他们长大,这些言行则进一步变成其内心无声的演讲。具体如何影响?结合另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所提出的自我状态理论,给大家进一步解释。在他的理论中,将一个人的自我状态定义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 父母自我状态:是指从主要照顾者学来,并整合到自己人格中的内心感受、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 成人自我状态:是个体人格中利用已有资源进行思考、记忆、应用;
- 儿童自我状态:是个体以其过去(幼时)的方式进行思考、感觉和行为表现。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一个人自我状态形成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和影响力的作用。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会左右孩子早年“人生脚本”的形成。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多以命令的方式进行教养,对孩子有诸多要求与期望,同时较少给予抚慰。那么,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逐步复制形成的“应该思维”、“完美主义倾向”,就会内化成其人格当中的父母自我状态。当没有达到自我的要求时,头脑中的“批评者”就会冒出来喋喋不休:当然,早期经历对每个人的影响固然深远,但这并不意味着内心对话,完全受到早期经验的操控。在成长过程中的经验,也就是在成人自我状态下的学习,同样影响巨大
#04
转换“他者”视角
曾经有位朋友说,自己每次遇到孩子写作业拖拉,一会玩笔,一会去厕所,就觉得非常心累,有几次实在没忍住,便冲孩子大吼了几句。可事后又内疚不已,反复思来想去,担心会不会伤了孩子的心。如果你和这位朋友一样,有时会深陷心理内耗的沼泽,反复不断地自我攻击,这种情况下该如何缓解呢?伊桑·克罗斯给出一个简单但奏效的办法:在内在对话中,用名字替换掉人称代词“我”来叙述。在书中,他用一个绝妙的比喻,进一步解释这样做有奇效的缘由:把大脑想像成一个镜头,脑海中的声音则是一个可以让镜头画面放大和缩小的按钮,当镜头放大,接近某件事情时,大脑的喋喋不休可能就会产生,它激发情绪,导致我们抛开可能使自己冷静下来的一切思考方式。而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伊桑·克罗斯与其导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也就是“棉花糖实验”的创始人,他们在研究中发现:以第一人称的沉浸者看待负面事件的被试,更容易“钻牛角尖”,在情绪的杂草中纠结。而与自我保持距离,以第三方视角看待事件的被试,则从经历中客观地总结出有效的意见。伊桑·克罗斯由此得出结论,仅仅在叙述时转换人称代词,将“我”变成“你”或“他”,就能实现视角的自动转换,从而降低大脑喋喋不休对个体的负面影响,做出更清晰理智的分析决策。因此,自我距离,即通过采用不那么以自我为中心的视角,在自我和刺激物之间创造心理距离,目前正被研究作为改善成人情绪调节的方法之一。与此同时,家长还关注的一点是,创造自我距离,对孩子是否也依旧适用呢?对于这些疑问,伊桑·克罗斯还做了一系列实验进行验证:研究表明,用反映自我距离的语言(第三人称代词和过去时),对负面事件进行描述时,儿童的心理痛苦感受更小。孩子被要求完成一项10分钟的重复任务,其中坚持完成任务的时长:扮演他人榜样>以第三人称视角看待自我>第一人称视角。反思过程中自发的自我距离,使青少年的情绪反应水平较低,较少责怪他们的同伴。由此可见,对孩子来说,以局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情况,不仅对负面情绪的感受减少,同时对毅力以及正确自我反思的培养,大有裨益。那么,家长需要做的是,当孩子遇到过去不去的坎儿时,引导孩子转换为“他者”视角,在痛苦面前,尝试把自己当个外人。除此之外,伊桑·克罗斯还将自己的多年研究成果,“翻译”成26种心理学方法,来激发大脑的复原力。当孩子遇到难题,并没有向求助父母时,如果没有考虑孩子需求,父母冒然提供建议会破坏孩子的自我效能感,也就是“我有能力去应对挑战”的重要信念。一项实验研究表明,在受助者没意识到的情况下给与帮助,也就是无形的支持,能达到既帮助对方又不会让受助者感到沮丧。比如,泛泛而谈地和孩子讲述其他人是怎样应对类似经历等。和语言一样,从婴儿时期起,主要照顾者就用温情的身体接触来安抚。研究显示,当人们感受到亲近的人令人愉快的温情抚摸或者拥抱时,通常会理解为自己是安全的、被爱的和受支持的,激活大脑释放缓解压力的神经化学物质,如催产素和内啡肽。在遇到困难时,鼓励孩子用自己欣赏的卡通人物名字来称呼自己,这样有助于他们与内心保持距离。尤其对与紧张情绪作斗争的孩子,这种方法很有效果。和孩子一起花时间待在绿色空间中,有助于恢复大脑有限的注意力储备,这对于抵抗大脑的喋喋不休十分有用。因此,当意识到喋喋不休来袭时,不妨到绿树成荫的街道或者公园里散散步。因为仪式充满意义,并且通常与超越了我们个人担忧的目的或力量有关,使视野开阔,使我们对担忧之事的专注度降到最低。作为家长更应如此,当自己建立起强大内心的自我对话,摆脱无谓的心理内耗后,孩子便会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况且,积极的内在声音,也是家长送给孩子,并能一直陪伴孩子的丰厚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