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301937
生活在当前疫情较为严重地区之一的上海,每天睡醒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机刷微博,关注上海疫情新增情况,所在地区是何处,距离自己近或否;再浏览其他省份疫情新增情况,发现最近新增感染案例愈发多了起来(皱眉头)。
所在小区临时接到封闭管理四十八小时通知,开始进行管控。
可是四十八小时之后又是四十八小时,一轮核酸检测之后紧接着又是一轮核酸检测,而如今已经是封闭管理的第n天,仍旧不知道小区什么时候解封。
居家办公,网络不好,效率不高,还要接受上级的Diss......感觉生活变得憋闷起来,自己也愈发烦躁、抑郁。
是的,这是疫情隔离期间,我的真实生活写照。
我相信有孩子的家长可能面对的困扰比起我来有过之无不及。
神兽在身边,上着网课,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颇多,看着慢慢地火就上来了。
疫情隔离期间,身为热线接线员的我,接到了很多有相同情况的家长来电,问询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今天我们暂时不对孩子的部分进行回应,更多地将关注点放在自身情绪的关照上,毕竟只有照顾好自己,才有更好的状态去关照身边重要的人。
在此,我也分享一些比较常用的情绪调控的方法。
1
书写
书写说明
在接下来的4天里,我希望你可以每天花十五分钟来进行书写。
书写你今天经历当中最让你觉得印象深刻的经历或生活中困扰着你的问题。
在你的写作中,我希望你可以记录任何出现在你脑海里面的想法,不管它们是多么荒诞,它们都是很宝贵的。
我希望你可以大胆尝试,探索你最深刻的情感和想法。
不用担心你的字写得不好看,或者其他。
唯一的规则是,一旦你开始写作,就继续下去,直到完成它。
未完待续,更多关于情绪调节的方法,请见下篇。。。
作者介绍
马鸣前
临床与心理咨询方向硕士学位
应用心理学学士学位
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
中法精神分析连续课程培训、中法儿童精神分析课程培训
擅长领域
儿童青少年咨询:厌学拒学、手机网络依赖、青春期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情绪问题、亲子关系等
成人咨询:情绪困扰(焦虑、抑郁、恐惧情绪等)、身份及性别认同、人际及亲密关系、创伤问题(原生家庭问题、哀伤辅导等)、性心理、个人成长等
-End-
下一篇: 你年轻时90%的行为,都跟这三种动机相关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