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2875
妈妈自杀、老师住院、同学抑郁
2020年9月17日,武汉一名14岁的初三男生张某锐从5楼跳下,不治身亡。
我们现在回去搜索这条新闻,可以看到一个基本的事实:
当天,张某锐在教室与另两名同学玩扑克牌,看到这种情况后,班主任老师就把三名学生的家长叫到了学校。
张某锐的妈妈匆匆忙忙赶到学校后,在见到儿子的那一刻,表现得异常愤怒。
情绪失控的母亲就这样当着众多师生的面,在五楼的走廊里,狠狠扇了儿子两个耳光。
这样她还是不解气,用手摁着孩子的脖子,直到班主任老师赶到,将这位母亲劝走,走之前,她还用手狠狠地戳了一下儿子的额头。
整个被母亲打骂的期间,男生始终靠着走廊上的一根柱子上,一言不发,任凭母亲发泄着愤怒。
看到班主任和母亲走远后,他看了看从自己身边走过的同学以及教室旁边坐着的一位老师,发现并没有人关注到自己的窘境。
突然他低下了头,做了一个决绝的选择:毫不犹豫的跳上栏杆,从五楼跳了下去。
等路过的学生和老师反应过来时,一切都已经来不及了。男孩最终抢救无效伤势过重死亡。
得知孩子的离世,这位母亲也嚎啕大哭,深感自责,并从此一蹶不振。
但是众人并没有可怜这位失去了独子的母亲,纷纷谴责她将孩子的尊严弃之如敝履,甚至咒骂她。
一时之间,各种网络暴力迎面而来,但是这位母亲始终一言不发,像当初被自己打骂的儿子一样,隐忍的承受着一切。
可就在大家快要淡忘这件事的时候,有知情人士曝光了这件事情的后续:这位母亲在自责中自杀了好几次,已经离世了。
班主任也因为过度内疚而生病住院,路过的男孩的同学因为没有及时拉住他的手而变得抑郁。
母亲离世、班主任住院、同学抑郁,种种不幸的背后,其实原本都可以避免。
因为这件事情,我常常翻来覆去地想:教育孩子这件事情,其实有边界和方法,如果这位妈妈早点知道以下几点——
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三字经有言,“养不教,父之过”。
因此不少家长认为“惩戒是父母的权利”“父母惩戒孩子是理所应当的”。
但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
可见,科学的教育惩戒方式对孩子成长有重要影响,如果家长管理不好自己的怒火,就会一不小心使用“类人猿教子方式”。
有效的能起到及时止损和纠正的效果,让孩子在惩罚中认识错误,并养成自省的好习惯;不恰当的惩戒方式则会直接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变得胆小、自卑,甚至养成撒谎、逃避等坏的行为习惯,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著名演员宋丹丹很擅长打击式教育,在《向往的生活》中,频频打击儿子。当孩子们在为大家做早餐时,宋丹丹说:“我生了一个废物,你啥都不会,你看看人家。”
当儿子要帮忙搭鸡窝时,她说:
“你要能把这鸡窝做起来,我觉得你这孩子没有白养。”
甚至还说过:“跟民政局说下,我换儿子。”
当大家都在夸奖鼓励巴图的时候,宋丹丹只有一句话:
“我儿子不可能。”
儿子巴图说:“母亲的吐槽比烟雾还呛人。”
把否定、挖苦、打击作为教育子女的惯用手段,并几乎不会给予孩子赞扬和肯定。
“你怎么怎么笨?这个你都不会?”
“你看看谁家的孩子比你厉害多了。”
“真没用,你比我小时候差远了!”
微博曾经有个调查,从近两万条评论中,将包含「爸」「妈」关键字的评论筛选出来,然后通过 Google Cloud 的情感分析API,得出了评论的情感分布。
结果显示,当提到父母的时候,孩子负面情感出现的频率远高于正面情感。
网友频繁提起父母的“打击”、“辱骂”和“贬低”,伴随这些伤害而来的,是孩子的自卑、压力和焦虑。
有些父母其实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以为经过自己的打压、批评,孩子就会听话学乖,以后长大了也更能适应社会。
但这种教育方式其实并不妥当。
鲁迅说:“中国中流的家庭,教孩子大抵只有两种方法。其一,是任其跋扈,一点也不管,骂人固可,打人亦无不可,在门内或门前是暴主,是霸王,但到外面,便如失了网的蜘蛛一般,立刻毫无能力。
其二,是终日给以冷遇或呵斥,使他畏葸退缩,仿佛一个奴才,一个傀儡,然而父母却美其名曰‘听话’,自以为是教育的成功,待到放他到外面来,则如暂出樊笼的小禽,他绝不会飞鸣,也不会跳跃。”
中国部分家庭采用“打骂”或“冷处理”的惩戒方式,只会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暴脾气和被抛弃的恐惧感,从而与父母产生心理隔阂。
更不要说当众指责、打骂孩子,这无疑是对青春期孩子自尊心的极大打击。
比起惩罚与批评,孩子有时候更需要的是理解和关爱。
2020年5月23日,15岁的女孩在家中勒死了自己的母亲。
她将尸体塞于行李箱中,反锁家门,一个人与母亲的遗体待了两天一夜,直到被人发现。
没人知道那是怎样天塌地陷的两天一夜。
女孩告诉警察,她的杀人动机是“没考好,担心被埋怨”。
一切,源于母亲对自己的严格。
学习上,母亲要求她必须是前5名,成绩一下滑,她就觉得是女儿贪玩了。
生活上,必须得听她的话。
不负期望,女儿考上了当地一所优秀的高中。
但是在外人眼中,女孩却没有了之前的快乐,常常呆呆的。
在疫情期间,母亲张灵几乎天天守着女儿学习,责骂甚至动手的情况,时有发生。
直到自己被女儿勒死,一个命丧黄泉,一个前途尽毁。
怕被母亲埋怨的女孩,她的母亲不爱她吗?
不是不爱,只是因为不会爱。
父母之爱深厚纯粹,但育儿的本质,从来不是制造一个父母心中的“完美小孩”,而是帮助孩子实现自我塑造的过程。
我能够理解父母对孩子抱有的殷切希望,只是有些希望是正常的,有些则是过高的,其中不乏焦虑的成分。
这种焦虑伴随着孩子的出生,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步加重。
我接待过一位来访者,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妈妈总是念叨:女儿呀,你一定要有出息。她不懂什么叫出息,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每一次她想要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妈妈就一定会很紧张:这是你能做的吗?你行吗?
在妈妈一次又一次的质疑下,她对自己也产生了自我否定:我那么笨,再努力学习也学不好,可是每次想放弃,妈妈的眼泪和巴掌是她不能承受的。
这样的自我否定和质疑,哪怕到30岁,也仍然如此深远地影响她的每一次抉择。
《乘风破浪的姐姐》里大火的宁静,曾在金星的节目中,谈起自己的育儿观。
金星问宁静:“儿子找的女朋友你不满意,怎么办?
宁静回答:“我满意有什么用?我不管。”
金星又问:“你也不提醒一下?”
宁静说:“如果我真的看到,我认为不合适的,我可能会做一些提醒。但我认为不应该去直接制止他,因为孩子就是在跌跌撞撞中成长的。”
宁静的育儿理念,看似“佛系”,却印证了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不管孩子”不是不爱孩子,而是让自己放下过分的“关注”与“焦虑”。
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自我探索中成长,学习和发展各种社会性技能。
一个从小被允许犯错、对这世界有良好观察和体验的孩子,长大后,才有可能发展出良好的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等能力,最终形成完整独立的人格,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边界三:榜样
你的以身作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尹建莉说:“教育无小事,每一件事都关乎孩子的未来,关乎一个人的成长,马虎不得。”
生活,是孩子人生路上最好的学校。而父母就是这所学校里的“老师”。
西安一位保洁阿姨,在大唐芙蓉园景区工作,就在她打扫完地面时,看到一名小孩在不远处小便,而从这里再向前走几十米就有公共卫生间。
阿姨连忙跑过去制止,还顺手指了卫生间的位置,没想到家长不仅不听劝告,还恶语辱骂,甚至一边骂一边用手比划,警告阿姨少管闲事,完全不顾及孩子还在旁边站着。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尊重他人,谩骂他人,根本没有想过,今天这些举动将会影响孩子对是非观念的判断。
父母不明是非,孩子便不懂感恩;父母豁达大度,孩子也将宽以待人。
最好的教育,是父母以身作则,只有父母在自己身上多下功夫,言传身教,孩子才能上行下效,养成良好的品格。
纪录片《镜子》里面有一句话: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是一张白纸,父母就是作画的人。白纸变成什么样,关键在父母。”
父母刻薄,孩子内心将会缺失。
父母宽容,孩子内心将温暖丰盈。
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以身作则。
惟有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才能激发孩子内心的品格。
父母以身作则胜过一切严加管教,愿所有的父母都能先做好自己。
如果正在育儿的您
总是处于消极又疲惫的状态
不妨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
我们将带给您:
“非暴力”沟通科学育儿法
让身为父母的你
对情绪暴走说“不”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