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慕别人的职业,但自己迫于现实,又不敢贸然换工作;
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过这些感受,觉得现在的工作不适合自己,可又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
特别是那些根据父母的建议选择职业,或是随大流选择热门行业的人。我认识一个在银行工作的朋友,她大学毕业时很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投简历。
最后,她听从了父母的建议,靠他们的关系进入了当地的银行工作。
过了三年,用她的话来说:“这是我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时期。”
“毕业三年了,我还是在银行最底层挣扎,我感觉我的人生没希望了。”
“我真的好想辞职啊!可是又不敢,我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一个人在不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再怎么努力也可能徒劳无功。
就像我的朋友,银行的工作明显不适合她,所以工作了3年,她还是在最底层混吃等死。
知乎上有个提问:你身边一年换N个工作的朋友,现在过得怎么样?
最高赞的答主一年内换了5次工作,每份工作都不超过2个月,过得极其不稳定,忙碌奔波劳累,每个月存下的钱也不多。
有句话说:对于没有航向的船来讲,任何风都不是顺风。
在找对正确的方向前,盲目地换工作,不仅可能重蹈覆辙,甚至连当前生活的稳定都维持不了。
所以,在换掉不适合的工作前,我们最首要的就是了解自己,弄清楚自己的定位。

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提出过一个著名的模型——冰山模型: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形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是指技能和知识,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可以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认知、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会对人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作用。
大部分工作所需要的技能知识,都能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打磨出来。
而冰山以下的部分,不太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而改变,也不容易被看见和发掘。
这时,你需要借助外部的力量,帮助你探索身上未被发掘的素质和潜能,让你更加清楚自己到底适合做些什么。
武志红×看见心理团队研发的【职业性格测试】,或许能帮助你了解自己。
该测试是以荣格的人格理论为背景,Katherine Briggs 和 Isabel Briggs Myers 用20年的努力设计出能够测量出人际差异的人格量表测试。是目前最适合中国人作答的职业性格测试,经过上万用户测验,准确度可高达94%。
许多事情没有做成,不是由于我们没有能力,而是将能力用错了地方。

1.对现在的工作有厌烦情绪的人
02丨了解你在工作中的风格类型




测测你的性格,适合什么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