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22832
· 01 ·
你被冤枉过吗?
你有没有因为一句话、一张照片被人误解甚至谩骂而百口莫辩?
在一期《奔跑吧兄弟》里,李晨和沙溢分别作为队长带队比赛,结局李晨赢了,可他却哭了。
为什么?
在节目一开始,成员和嘉宾们都坐在休息室里,一边聊天,一边做着录制前的准备。没有人被告知,录制其实已经开始。
突然,房间停电了。
大家惊恐之余,还在黑暗中互相安慰。
突然听见李晨 “哎呦”一声,说自己的后颈脖被人打了。
没过多久灯亮了,李晨一口咬定是坐在自己旁边的沙溢干的。
沙溢一口否认努力在还原自己眼中的真相,可李晨坚持认为就是沙溢打的。
自此,一场关于“谁打了李晨的头”的辩论赛,拉开了序幕。
之后环节,展开一轮又一轮的游戏,赢的队伍可以拿到打头事件“凶手”的相关证据。
游戏结束,双方各自掌握一定的证据。在最终的“仲裁大会”上,现场有100名完全不知道事态发展过程的观众,只能通过双方队伍的辩论,来判断凶手是沙溢,还是李晨自导自演。
因为此前的游戏环节曝出了许多不利于沙溢的证据,例如:导演和摄像进入沙溢的房间照片。还有沙溢说“李晨是我最大的竞争对手”的录音。
甚至被发现了一篇报道,“老实人李晨被欺负,不仅被沙溢打头,还被诬陷‘自导自演’……”
最让观众跑票的一个证据,是在一个环节,沙溢因为自己的一句无心知之失——“我以为咱们都是有任务的”被无限放大,让他成为了众矢之的,百口莫辩。
凭着这些“铁证”,在最后的投票中,100位现场观众,有66位相信了沙溢是“真凶”。
这个结果很显然是李晨赢了,可他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喜悦。他默默离开众人,独自走到后场,哭了。
原来真相是,在夜视机位下,李晨故意绊倒自己,并打了自己,顺手诬陷了坐在旁边的沙溢。
这一切都是他自导自演。
其实,节目组最终想要传递给观众的观点是:有时候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你以为的事实不一定是真相。
人性复杂,世事难料。
很多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并非事物的全部真相,有可能只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水面下的大部分情况往往无从得知,但正是这冰山一角促成了我们对一件事的判断,从而造成误解。
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冰山理论”。
然而,真正成熟的人,想要走出“冰山理论”的误区,遇事都会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和沉着的内心。不会仅根据看到的1%,就匆忙地评价他人的99%。
· 02 ·
我知道人们总有一种这样的心理:忍不住用自己的想法,去解读别人。
这在心理学上,这叫做“投射”。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的感受,先入为主地投射到了外界。
这其实在生活中很常见:
你喜欢吃榴莲,就认为别人也应该喜欢吃,甚至不能理解那些觉得榴莲臭、不敢吃的人究竟是不是“怪胎”;
你认为结婚生子是一个人的人生必经之路,所以认定了那些不婚、丁克的人,就是有心理问题;
你买东西喜欢货比三家,习惯于追求高性价比,当你看到那些花钱果断的人,就会暗自说他们太败家……
其实,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正确的生活方式。
你的未必就是对的,别人的不一定就是错的。
还记得上个月,舞蹈家杨丽萍,在抖音中发了一条她穿着仙气飘飘白裙子,在鲜花下吃火锅的视频。
没想到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竟然是说她,即便再美再优秀都逃不过岁月的摧残,到了90岁,也享受不到儿孙满堂的那种天伦之乐。
其实7年前,柴静在《看见》中采访杨丽萍时问:“你是为了舞蹈才不要孩子的吗?”
她很淡然地回答:“有些人的生命是为了传宗接代,有些是享受,有些是体验,有些是旁观。
我来到这个世上,就是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
为了实现在舞蹈艺术上的极致追求,杨丽萍可以两度结婚又离婚,可以一年365天在饮食上极度克制,甚至还可以做手术去掉两侧各一根肋骨,她早已把舞蹈当成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这个世界很大,你没有经历过别人的人生,更不可能知道别人是迈过了多少坎,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达到了现在的成就。
所以,不要轻易去评价一个人,当你不知道事情的全貌时,你的所有判断,都可能给他人造成巨大的误解和伤害。
· 03 ·
我们现在处于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每天都会接收很多信息,也会发布很多信息,但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太多了。
那么究竟要怎样甄别,才能理性正确的看待一件事、评判一个人呢?
第一,分析利弊,保证充分的客观性
要想克服自我认知的局限性,做出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判断,就必须全面了解客观事实,分析利弊情况。
这种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只看的到自己一人一时的观点,未免有些太片面了。
在面对一个你不了解的事物时,可以充分调研,利用自己身边的一切资源,可能是咨询你的亲朋好友,可能是查阅各种书籍……当你对这些付出了足够的努力,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之后,再做出最终判断,也能让自己对自己的选择更加坚定更加有信心。
第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一时冲动下定论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陷入比较偏执的情绪中,失去对事物的客观判断。
这点要想跳出来,其实是很难的。因为这有可能和我们的价值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要想真正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还需要我们深入了解自己的内心。例如: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这样做究竟对不对,最终影响和结果是什么。
如果你真正搞懂了这些,还是坚定一个想法的话,就可以大胆勇敢地去追求自己所想了。
第三,保持内心的独立,不轻易受他人干扰
对于一些思想不够独立,有着很强依赖性的人来说,他们是无法真正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的。
因为害怕出错,害怕做选择,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执着于什么。
如果这时,他身边出现一些强大优秀的人,那么这些人的意见和看法,可能就会被他奉为“真理”。
对于一些软弱不坚定的人来说,或许别人的三言两语就能改变他原本的选择,所以最重要的还是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并且敢于为自己承担责任。
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真正独立于外界。只有保持内心的独立,你才能客观理智的去评价一个人、一件事,并做出最终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我想起王尔德在《英伦情人》里那一句话:“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
当你读懂这句话,你就会明白:你可以自己点灯,但不要去吹灭别人的灯。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不必要求自己去按照别人的生活方式而活,但也别强求别人与我们完全相同。
要允许世界的多样化,也尊重每一份不同。
* 作者简介:NightCaroline,签约20家大型公众号,写有多篇10万+爆文多个大号转载。德瑞姆心理学院(ID:deruimuxl)首发,转载请申请授权。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