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是领域与领域之间的界限,它的存在就是为了划定界限,规定范围。
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生存,首先面对的就是物理上的边界。受限于三维空间的束缚,我们无法回溯时间,穿越到过去或未来,这就是三维与四维之间的边界;受限于光的传播速度,人类看到的太阳永远是八分钟前的模样,这是物理观察上的“边界”;这些”边界“都是我们能够识别判断,并且形成共识的”边界“。但有一种“边界”,会影响我们的精神生活,但是很少在常规教育中普及,只能由个人在生活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形成。在亲子关系中,也有“边界”,但是很多家长都没有这个概念。
冯老师在直播中提到,边界教育包括两种边界:一是成人与成人之间的边界;二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边界。而边界教育就是帮助我们认识边界、了解并维护自己 的边界,以及尊重他人的边界。通常来说,亲子关系的冲突是指:养育与被养育,教育与被教育。家长在与孩子的相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自己养育子女而觉得自己处在更高的地位,理所应当的对孩子进行教育。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忽略自己与孩子间的边界,过度干涉了孩子的空间,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每个孩子自出生就拥有自己的心灵花园,家长要做的就是如何帮孩子建造更美的花园,搭建更好的边界,以及教会孩子如何呵护它们。对于家长来说,为孩子建立边界如同给孩子的心灵花园架设篱笆。首先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打造一个茂盛的花园,也就是内心的丰盈,用爱和自由让孩子拥有一个开满鲜花、洒满阳光的花园。如果家长没有适当的参与,任孩子自由生长,他的心灵花园可能会变得无序、杂乱无章,不仅影响内部的花园,也影响外部的边界。但是家长也不能过度参与,用自己的认知干预孩子。如果过度参与,就会妨碍孩子的成长,他的花园很可能会停止发展,甚至变得贫瘠、荒芜。现在经常能够看到儿童或者青少年轻生的新闻,比如前段时间引起社会各界关注的“天津七连跳自杀惨案”。关于“轻生”这个话题,利用边界教育来解读,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是个体的心灵花园不够完善,边界不清。当他们的边界被侵入时,没有可以支撑下去的理由,最终只能选择放弃。
那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建设好心灵花园,寻找自己的边界呢?梁博士给出几个处理方法。第一步,家长需要考虑的是,你给的是不是孩子所需要的。比如:孩子喜欢茉莉花,家长以自己的阅历认为,茉莉花难养护,花期短,而月季花易养护,年年开、月月开,虽然孩子内心不接受,但选择服从。或许花园里的月季花确实盛开了,家长骄傲的赞叹:你瞧,多美。但是孩子心里喜欢的仍然是茉莉花,漫漫人生路,月季花能否开到最后。 孩子与父母早期的心灵花园是重叠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客体自我的出现,孩子会开始建立自己的花园。一般来说,孩子会在2岁左右开始建立自己的花园,3岁时初具雏形,之后的成长岁月中,会一直继续建构自己的花园,不断去完善它,使花园变得美丽、充满生机与活力。如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家长过度干预,导致孩子没有分化出自己的花园或者没有建构出完整的花园,就会变成所谓的“巨婴”、“妈宝”。而如果孩子在建立花园的过程中,父母给予了太多的否定,经常将他与周围的孩子比较,认为其他孩子的花园更美,孩子就会慢慢地封闭自己的花园,将注意力转向欣赏别人的花园,没有自我认同感。事无巨细地照顾孩子是容易的,但是相信孩子能建立好花园是不容易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我们要给孩子的就是尊重以及充分的信任,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相信孩子有能力建好自己的花园。2、3I原则(I have,I am, I can)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让孩子觉察到:我有什么,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的花园里有花、草、石头、土壤,我是一个园丁,我能种活花草。如果孩子没有3I,他的花园可能会逐渐荒芜,也很难找到自己的边界。如同孩子可以自由的建造自己的花园,但是花园是有篱笆的,孩子只能在篱笆内的花园中建造花园。
边界可以分成四类:心里边界、行为边界、身体边界、财产边界。比如:孩子说口渴要喝水,妈妈说刚刚喝过水,怎么会口渴呢?父母是以自己的感受评价孩子,孩子的感受不被理解,这就是心里感受的边界感没有得到尊重,被冒犯,父母没有帮孩子建立好心里的边界感。孩子长大后,也不会尊重别人的感受,会冷漠,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习得这种能力。也有的父母在“要尊重孩子的感受”的舆论下,过分关注孩子,完全遵从孩子的感受,失去自己的边界。这将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父母。所以,父母既不能只有自己的花园,也不能没有孩子的花园。情绪是边界的表达,父母需要告诉孩子自己的边界,没有触及边界,温柔相待;冒犯边界,也会发脾气。明确的表达自己的边界,在郁闷的时候,告诉孩子自己需要独处。而不是错误地把问题归因给孩子,认为都是因为你,我才会变成现在这样,那么孩子长大后也会无端指责他人。所以对于父母来说,正确的做法是:常稳定,短暂的不稳定。我们应该把良好的情绪用温润的方式传递给孩子。因此,我们常常会看到脾气坏的妈妈,能把孩子养的很好;而脾气好的妈妈,却养不好孩子。妈妈常说:“孩子 ,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呀,人家是喜欢你,才摸你的手呀!”这时的父母只是在照顾别人的感受,却忽视了孩子身体的边界。对此,我们的建议是:尊重孩子的感受,同时也照顾人际关系。可以对别人说:孩子不喜欢别人摸她的手,然后让孩子自己去旁边玩,给大家一个台阶下。规则:1)人必须生活在地球,2)人不是独立的,3)人需要亲密关系。规则的边界:1)不伤害自己,2)不伤害他人,3)不影响社会。孩子的行为触犯了规则的边界,父母就需要进行干预。因为父母作为监护人,需要为没有教育好孩子的后果买单。比如:孩子天冷不穿衣服,冻感冒,伤害了自己,父母需要帮孩子看病、看护。3岁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时期,社会我尚未形成,有“物权所有”意识。通常,社交性孩子认为,人际关系比无权更重要,表现出乐于分享;内向型孩子认为,物权比人际重要,不愿意分享,会被看成是自私、不懂分享。随着年龄增长,孩子都学会分享,这种分享其实是一种“交换”,也是成熟的标志。当交换可控时,感到舒适;当交换不可控时,感到难受。“讨厌没有边界感的人类”,不只是一个热梗而已,它的确表达了我们对边界的需要,孩子也是一样。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也不能忽视自己与孩子之间的边界。为孩子的心灵花园架设篱笆,培养孩子的边界感,是在亲子教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德瑞姆心理学院院长冯耘老师和应用心理学博士梁芳老师,针对“父母与孩子的边界处理法”这个话题专门做了一场线上微课。
预约线上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