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丨你注定会和错的人结婚




 · 01 · 


你的结婚对象注定是错的人


按经济学家薛兆丰的算法,你的伴侣注定是错的人。


「如果你们注定是彼此的灵魂伴侣,那么全世界一共70亿人,你们基本连见面的概率都没有。」


很难想象,在这茫茫的夜海中,每一处灯火里都住着一对错误的伴侣。




在这户人家,妻子随口问了老公一句:「你为什么现在每天都要喝酒?」


老公却说:「因为小孩子太吵,很难睡,喝点酒好睡一些。」


她激动得全身在抖,「我以为你是很喜欢跟小孩在一起的诶,原来你都只是觉得那是一种压力?我根本就是讨厌小孩!可我都没有讲这些!

       


在另一户人家,住着一对夜市摊贩。妻子问老公,最受不了自己的点是什么。


老公迟疑了一会儿,张了张口,「唯一让我觉得比较在意的,就是逛夜市你都自己走前面。」


妻子难以置信,「你很在意这个?怎么会这样!」




还有的人家,妻子厌烦了老公的「妈宝」:


「我有时候觉得你好烦,……烦,腻了。我从没有阻止过你照顾你爸妈,但我明明就在用车子,你却把我车子开走。然后我要一个人骑车去北美馆,下雨天再骑回来。你常常做这种好像在扯我后腿的事情。

       


这是我去年推荐过的一部纪录片,《幸福定格》。


导演沈可尚带着一台摄像机,「闯进」了这些人的家里。他用7年的时间,跟拍了8对夫妻的对话生活。面对摄像机,他们开诚布公,质问对方日常生活中不会轻易触及的话题:


当初为什么结婚、婚后受不了对方的点滴、家庭分工不均、婆媳关系、育儿观念冲突、性冷淡……


每一次的拍摄,在导演看来都是一种「仪式」。受访者在那个特定的情景下,反而比较容易说出心里话。




 · 02 · 


与其找个对的人,不如把TA变成对的人


《幸福定格》的导演,试图通过这个片子,提出「通过沟通,改善婚姻」的可能。


但是这里面既没有什么理性分析,也没有方法结论。所谓「沟通」,更多的只是一对对夫妻抱怨对彼此生活细节的不满:


比如洗衣液从来不盖盖子啊、逛夜市走太前面啊、下雨天把车子开走。


聊着聊着,一方或者双方还会陷入沟通的鬼打墙,甚至大段的沉默。


亲密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沟通是一种可能,但是到底应该怎么沟通?这部被称为「爱情恐怖片」的片子,没有给出答案。




李松蔚发起人生实验室。在亲密关系上,李松蔚坚信一个人如果遇到了困惑,人生实验室是一个高效解决问题的方式。


它号称依托心理学领域的团体技术,可以协助被现实生活淹没的伴侣,重新认识彼此的关系。——听起来,跟《幸福定格》的导演做的事也差不多嘛……


其实,作为Momself的主笔,我本来也有机会体验这个项目,还一度从杭州赶动车去上海,结果到了上海后,因为迟到,被李松蔚斩钉截铁地拒之了门外。


理由是,「这个项目一启动,中途就不能加入新面孔,会影响学员体验」,于是我一个人拿着行李箱在风中呆滞……


然后,所有参加过人生实验室的同事,都跟我说这个体验有多震撼!多神奇!


我们的产品总监王大米跟我说,她印象很深的是一对夫妻,他们一起报的名。在正念课上,顾问老师让他们做一个练习:认真地听对方说话3分钟,然后再把对方的话用1分钟说出来。


妻子认真地听对方说话,然后在重复对方说的话时,她边说边哭了起来,哭得像什么一样。


她说,她突然发现自己跟老公6年时间,但好像很久没有这么认真地听她老公说过话了,她觉得特别对不起他。


王大米说的声情并茂,我听得一脸懵逼。老实说,我觉得这种练习,听着只奇淫巧技……怎么就哭了?




大表姐跟我说,有个人跟老公结婚十几年了,她想离婚。因为她觉得她跟她老公之间不亲密了,也不需要,她一个人也可以很好。


那是一堂舞动课,老师用一段引导词带她们进入情境想象,把凳子当成伴侣,随便做什么动作。结果,她把那张凳子抱得很紧很紧,硌得自己都疼了,她才发现自己其实很舍不得,很渴望回到真正亲密的关系。她哭了。


——什么玩意儿?怕不是被洗脑了吧……


在人生实验室面前,体验过和没体验过的人之间,好像隔了一道次元壁。




 · 03 · 



事实上,人生实验室真的很小众,尤其在中国。


李松蔚说过,如果这个世界上有1000000个人,在这一刻,都在亲密关系上遇到了问题,但是可能只有100个人,会想到要去人生实验室,剩下的999900个人都在干嘛呢?


有的去喝酒,有的去找闺蜜吐槽,有的去买买买,有的去健身,有的去旅游散散心……


添添就是其中一员。她妻子一跟他吵架,就抓着他不放。他不想吵,打开电脑工作,她还走过来把电脑关了,咄咄逼人。


来人生实验室前一周,妻子跟他吵到摔东西,还说「如果他走出这个门,他就永远别回来!


「啪!」他走了,去找哥们儿喝酒,然后哥们儿说,「嘿,我媳妇儿也这样。」……事情就这样滑过去了,但问题没有解决。




他说,「人生实验室完全不一样。」有个环节是顾问让他跟人搭档,随便推棍子。那个搭档一直往他这边推,他一直退。


搭档愤怒了,她说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在推?你这个人怎么这么自私啊!


添添很震惊,因为他只想让着对方。他想到了自己的妻子,每次她发脾气的时候,自己也都让着她,等她自己冷静,却从来没想到,人家其实根本不需要你的退让。


听完这个故事,我想起了世界催眠大师吉利根说过:


我们沉浸在自己头脑所想象的世界中,而且还希望将这个想象的世界强加给真实的世界,结果我们越是在乎一个关系,我们就越容易将自己的幻觉强加给对方,于是爱的渴望反而导致了伤害。


或许,所谓去人生实验室理解亲密关系,其实是去理解我们自己?




李松蔚说,你终于有点懂了。


什么抱凳子啊、推棍子啊,其实人生实验室跟这些技巧都没关系,它只是一个特定的空间。


但每个来这里的人,都有着自己想探索、想解决的困惑。置身其中,你看到的不是别人跟你有共同的问题,而是别人比你更严肃认真地在对待问题,对待自己的内心世界。——那是一种人生中很稀有的对话。


而在那几个小时里,你没有任何别的任务,就是理解自己。所以你听到的一言一语,你的一举一动,都会被无限放大。


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浓度高得可怕。它会以最高效的方式,理解亲密关系以最认真的方式,对待自己。


因为花时间认识自己,可以解决更本质的问题。本质的问题解决后,两个人的关系会走到比你一个人闷着头去想之外更远的地方。




一个人是渺小的,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里,Momself创造了一个温暖的场域,在那里,所有人会围成一个圆圈,就像围着一团篝火,我们互相陪伴、互相碰撞。


在那里,你会感到足够的安全、自在,一切开始自然地流动,它的名字,叫「人生实验室」。


想到这里,我不禁觉得,我们公司真的在做一件很酷的事情!


所以很酷的你,如果你对自己、对亲密关系有所困惑,你会选择用什么方式去探索?


希望你已经有了答案。如果没有,或许,我可以邀请你跟我一起参加这一期的人生实验室。


就像圣·埃克絮佩里说的,「必须努力重新会合,必须争取和田野里那些疏落火光下的某些人取得联系。


同时,请谨慎点开详情页。因为从你点开的那一刻开始,就开始了对大脑的刷机。


- END -


微信扫码关注“德瑞姆心理”公众号

姓名
电话
所选校区
省市
所选课程